编辑 | 杨文这两天,老祖宗们连上了 wifi,天天逮着人就骂。唐玄宗 0 帧起手,对着镜头就是一顿灵魂拷问:整天蛐蛐朕恋爱脑误国,朕演了一辈子的大男主,不能享受享受吗?杨贵妃什么才华姿色,你扛得住吗?懂不懂 soul mate?开元 GDP 没刷爆吗?《霓裳羽衣曲》不潮吗?
“你个老六”“完了,芭比Q了”“栓Q”“我真的会谢”……最近,厦门家长陈女士发现,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言谈中不时会蹦出一些网络用语,有的她甚至听不懂是啥意思。有一天,儿子谈起一个同学,居然用“菜鸡”来评价。陈女士在育儿群里说起这事,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在当下的文旅领域,“蹭热点”“搭车热梗”已成为获取流量的常见手段。从各地争抢“哪吒故里”,到紧跟“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这句魔性口头禅进行创意宣传,各地文旅部门在社交平台上各显神通,试图以短平快的方式捕获大量流量。
■记者 吴金娇“一个班级40多篇作文,十多篇中有‘绝了’——惊喜用‘绝了’,气愤也用‘绝了’。在学生的周记中,更是新词频出,吃惊用‘炸裂’,说起同学用‘老6’……我真不知道是该担心学生词汇贫乏,还是担心自己落伍了。
如今,网络黑话、烂梗在中小学生中的渗透已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余谷是广东省惠州市一所镇小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最近,她对学生们过度使用网络热梗的现象十分烦恼。好几次她讲解知识点,都遇到有学生在底下故意喊“好炸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不断发展,一些由之衍生出来的网络用语不断入侵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前几日,微博上,“人民网评”一篇“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的评论文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话题之下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