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豫北平原,一望无际;滔滔河水,奔腾向前。在河南省的东北部,大运河浚县段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自新乡卫辉市蜿蜒入境,至王庄镇北苏村出境入安阳市内黄县,全长约71.1公里。
悠悠运河通南北,绵延文脉承古今。中国大运河,滋养着两岸百姓,孕育着灿烂文化。《千年运河 生生不息》系列视频将为大家掀开大运河河北段流淌千年的壮丽诗篇,展现大运河河北段所蕴藏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一起感受其生生不息的魅力与活力。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对中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中国大运河如何以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文明互鉴?作者 王铭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教授文化遗产见证了文脉赓续与基因传承,在无形中讲述着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大运河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本文转自【新华社】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安徽宿州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现有运河故道28公里,其中5.8公里河道仍保留较为原始的历史风貌。
新华社合肥12月27日电(记者张端、黄博涵)“古汴河的水,清又甜呀,是咱家乡幸福泉哟……”冬日里的大运河畔,麦苗青青,张永平老人哼唱起歌谣,表达他对古老运河的情感。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余雯雯 通讯员 朱慧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十年来,大运河(浙江段)有哪些综保成果,遗产专家来点评;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影像记录、历史资料带你了解到更多大运河申遗及综保的背后故事;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怎么玩,主题游线正式发布……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新华社新德里7月27日电 新闻背景|从“大运河”到“北京中轴线”,这些“世界遗产”来自中国新华社记者伍岳 陈冬书正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27日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前一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同样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