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是评审出来的,200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薪级是按照《2006年套改表》查出来的。200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2006年底或2007年初用这个套改表,确定了2006年的薪级,以后每一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加1级,考核不合格的不加。
好友2020年3月份退休,退休时养老金的核定表上有这样一栏,退休时的薪级是45级。好友问我这45级怎么确定下来的?近几天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学习,下面就将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欢迎共同切磋。2006年事业单位进行了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并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
我的朋友古月共由留言:“薪级30怎上副高七级的?有毛腻。薪级35上副高七级也够呛,所以职称太不公也太多毛腻”持有这种观点的朋友人数不少。这是因为大家不是十分了解工作人员的职称与薪级的关系。这里,我先回复古月共由朋友的留言。后面再举一个特殊的例子补充说明一下。
有位粉丝朋友趣闻趣事谈吧留言问:薪级套改“请问为什么+2+1”?宜亮说知回复:在2006年的工资改革中,需要给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套改职级或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套改薪级。在套改时需要计算套改年限。1、“+2”是套改年限中增加2年不计工龄的学习年限。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上工作,工资标准中都要使用薪级这个项目。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目前都是在2014年前参加工作的中人,计算养老金时,都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那就都需要视同缴费指数,而这个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大部分省市都与本人的薪级数有关。
下面这两位专业技术人员,都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但因原始学历一个是中师,另一个是本科,再加上他们两个人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的聘用时间不同,尽管现在中师学历那位老师的职称,现在也已经是副高级职称的最高档5级,但2006年工资改革时,中师学历的定18级,本科学历的定25级,两个人相
工资福利历来是大家所关注的话题,这段时间我看到网上有很多的朋友闲聊关于事业单位2006年工资套改方面的话题、平时也查看了一些相关的帖子、实话实说本人也是200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但并没有参与工资套改,因为单位系统不一样,没有直接的参照套改的依据,后来我的工资标准是重新核实的,当然也是按有规定执行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退休时的薪级数,基本上与工作年限对应。如下两例:甲老师“革命工作年限35年,级别薪级档次35级”。乙老师“革命工作年限43年,级别薪级档次43级”(工龄=年减年加1,实际缴费年限42年)。但对于特别优秀的精英人士来说,薪级数远远大于工龄数是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