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建立以后,确立了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已经成为坦克大国,当时多炮塔重型坦克理论盛行,苏联进行了重型坦克技术的研发,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KV-1重型坦克就是苏联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一:KV-1坦克的起源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理论认为在下一场战争中取胜,需要大量的中型和重型坦克,但苏联工程师在设计大型装甲车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因此,为了启动苏联的重型坦克项目,研制重型坦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工程师爱德华·格罗斯抵达列宁格勒,苏联红军机械化和机动化办公室
在30世纪后半叶,许多国家已经预见到大规模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并开始积极准备。战车在未来的战争中被赋予了独特的角色,不仅作为掩护步兵的工具,而且还被用作突破敌方防线的武器。值得注意的是,在重型坦克建造方面,苏联、美国和德国落后于同样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但由于在人力、物力资源乃至更重要的政治资源上,列宁格勒都较哈尔科夫占优,所以在研制“通用坦克”的问题上,科京原先那个比对手更大、更重、更强的大方针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因为目标的明确而变得清晰起来——科京意识到此前SMK与T-100 55吨的重量已经是多炮塔坦克的设计上限了,无法再通过加厚装甲来提高防护了,只有单炮塔的布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装甲和机动性,所以在SMK与T-100两个项目止步不前的同时,科京决定利用这两个项目此前取得的部分成果,再借鉴哈尔科夫方面在对BT-7M的改进中的有益尝试,搞出一个“通用坦克”项目。
【仅代表作者观点】从多炮塔到单炮塔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便成为世界上第一坦克大国,当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辆。不过,当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坦克,主要是轻型坦克,以T-26轻型坦克为主。对于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苏联军方也予以一定的关注。
KV-1重型坦克在试验阶段,曾短暂出现过一种疑似并列安装76毫米L-11 30.5倍径炮和45毫米20K炮的双管型号,但被“单炮管修正主义”否决无法服役。KV-7,实验型自行火炮,于1941年生产了一辆用于测试。
个人认为《兵器》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虽多年份较久,但一是已经足够为普通网友提供专业的军事基础知识,二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