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岩)“看我的”——2016环卫子女成长计划·故宫艺术实验日前在故宫慈宁宫花园启动。20个来自北京环卫家庭孩子的创新垃圾桶设计当日在慈宁宫花园展示,其中部分制作成可实际使用的垃圾桶在此试用一周,以此呼吁广大观众爱护博物馆及城市环境卫生。
为推动垃圾分类环保活动常态化,进一步使垃圾分类与居民日常生活相融合,近日,秋月居委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了“手工活动有创意,垃圾分类有‘妙手’”木质垃圾桶手工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给每位参与者分发了垃圾桶手工材料包。
垃圾桶,顾名思义就是装放垃圾的容器。垃圾桶不仅可以“藏污纳垢”,而且更是文化的一种折射。垃圾箱的设计,首先要方便实用,其次要能做到与景观相融合,与环境相协调,让游客无意识中体会到景区的特色。小小的垃圾箱,也是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学生在教室完成垃圾分类小游戏为践行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组织的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攻坚行动”,让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深入学生心中,11月4日起,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开展“开创垃圾分类数字化特色——数字赋能,帮助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养成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良好习惯,全力打造干净、整洁
“废旧油管+灭火器罐”萌变“小黄人”?近日,一款在网络上颇具人气的垃圾桶受到不少网民追捧。这个“小黄人”远观憨萌十足,眼睛、牙齿、手指等惟妙惟肖,近看功能强大,脚从底部一踩,“帽子”便打开了。下一步,就准备上色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杨婧、刘思思)“我想自己设计一个垃圾桶,靠近它就自动打开盖子。”“我想设计一个智能分类垃圾桶,让垃圾分类变得很有趣。”近日,记者获悉,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实验小学建和分校学生们许许多多的创意想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变成了现实。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消息 “这么美,都舍不得丢垃圾了!”近日,一则名为“55岁保洁大姐业余时间搞创作”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保洁大姐用水粉和沙画在小区井盖、垃圾桶盖上作画,唯美画风引发了业主的好评,网友们看了视频后纷纷感叹。
山村垃圾桶李腾鹏这是一个处在大山里的小村,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沟中零星的平地上。退耕还林几十年,山村周围的山岭、沟壑,已是一片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近年来,村民们的房屋也从原来的茅草屋、木架房变成了砖混小洋楼。在村中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郝,他家的房屋就位于村中间一块隆起的小平地上。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卫生间里的垃圾桶都是脚踏式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是能隔绝异味,二来也干净方便。而这种脚踏式垃圾桶的诞生,最初是因为一段爱情故事。1939 年,丹麦设计师 Holger Nielsen 在其妻子的需求下,设计出了 Vipp,也是世界上首个脚踏式垃圾桶。
每年九月份的第三个周末是世界清洁地球日,现已是全球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之一。为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世界清洁地球日”的相关知识,倡导大家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9月16日上午,郑州公交徐亚平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亲手制作了“翻盖式迷你垃圾箱”,来到商城路东明路附近的居民区以及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向市民乘客宣传推广垃圾分类的重要作用,引导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共同让城市变得更加洁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