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术,又称肢体延长术、骨延长术,近年来被暗自运用于医美增高,并出现“腿友”这一特殊群体,不少接受这类手术的人付出了健康严重受损的代价。8月24日,澎湃新闻以《“断骨增高”背后》为题,报道了“医托”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断骨增高术”相关信息,以此引流和拉人,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作者:熊志生活中,很多人对身高有一种执念,为了增高有些人多喝牛奶、垫增高鞋垫、穿高跟鞋、吃各种中药西药……更有甚者竟尝试了“断骨增高术”。8月13日,“小伙花十几万断骨增高致终身伤残”“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落疾病”等与“断骨增高术”有关的话题持续占据热搜。身高不够,手术来凑。
近日河南新乡29岁小伙小安(化名)身高1米64,这个身高一直让他感到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安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断骨增高”的帖子,没想到,做过和想做这类手术的“腿友”还挺多。小安在“腿友”介绍,和自己的多方打听下,联系到了一家公立医院,花了十几万做了“增高手术”。
据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近日,河南新乡一名29岁的小伙因自己身高仅164厘米而感到自卑,便在自己的多方打听下联系到一家公立医院,做了“增高术”。但他术后不仅没能得到满意的身高,还落下了长短腿等各种毛病。
资料图:某医院医生正在准备手术。图/新华社因“身高焦虑”,一些人选择做了“断骨增高术”(又称“肢体延长术”)。但做了手术的患者有的出现“长短腿”,脚踝神经损伤,一走路就疼;有的患上关节炎,需长期修复;有的甚至患上骨髓炎。
因为一米六四的身高,29岁的刘安一直很自卑。2020年,他在网上偶然看到关于“断骨增高术”的帖子,开始关注这一手术。2023年,他联系到某公立三甲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花费了十几万元做了断骨增高术,想再“长”高6厘米。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为了长高几厘米,不惜豪掷几十万花钱买罪受,几刀下去 运气好的人能实现增高梦,至于那些运气不好的人,恐怕要落下终身残疾,不仅一辈子不能跑不能跳,严重者还是终日忍受剧痛折磨。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生活中,很多人对身高有一种执念,为了增高有些人多喝牛奶、垫增高鞋垫、吃各种中药西药……更有甚者竟尝试了“断骨增高术”。近日,“小伙花十几万断骨增高致终身伤残”“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落疾病”等与“断骨增高术”有关的话题持续占据热搜。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热搜榜上一则“央视曝断骨增高灰色产业链”的消息,引发了舆论关注。断骨增高术是肢体延长术的俗称,自2006年,我国卫生部门规定严禁用于美容项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医生在X光片和病历上做手脚,以畸形矫正之名,行断骨增高之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近日有关“断骨增高”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究竟什么是“断骨增高术”?“断骨增高术”适应症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身高问题?日前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了专业领域医生及律师就相关话题进行科普释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据了解,所谓的“断骨增高术”,学名叫“肢体延长术”,也叫做“骨延长术”。
8月24日,澎湃新闻以《“断骨增高”背后》为题,报道了王茜(化名)在“医托”的介绍下,前往山东菏泽骨伤医院做了“断骨增高术”。目前菏泽鲁西新区文卫中心已对菏泽骨伤医院和“医生”齐占海立案调查,对于另一位涉事的“医生”张海涛,该中心正联合公安寻找。
近期,“小伙花十几万断骨增高致终身伤残”“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落疾病”等引发热议。国家明令禁止非医疗目的的“断骨增高手术”,但新华社新华健康记者近日发现,不法分子受巨大利益驱使铤而走险,利用网络平台监管盲区,诱导身高敏感人群接受高危医疗手术。
原标题:“断骨增高”乱象追踪,多个涉事账号被封禁8月24日,澎湃新闻以《“断骨增高”背后》为题,报道了“医托”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断骨增高术”相关信息,以此引流和拉人。报道发出后,包括贴吧、快手及抖音等在内的多平台回应称,展开排查,涉事多个账号已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