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胡沈员创作的舞蹈剧场《忒修斯之船》于2022年4月22日全球首演后反响热烈,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引发了热烈讨论,同时也吸引了全国范围内约62家社会媒体及专业媒体争相报道。
先说什么是忒修斯之船悖论:一艘常年在海上航行的船,在一次次航行中更换了所有的零件,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一艘破船这个悖论初看不咋地,但引申到人身上,人身体的细胞在不断更新,全部更新过后,还是原来那个人吗?
忒休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王。在成为国王之前,他驾船率人前往克里特岛,用利剑打败了怪物米诺陶,解救了被怪物抓走的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雄壮举,人们一直维修保养那艘船。随着时光流逝,船上的甲板逐渐破旧,人们每次更换船上的部分甲板。最后,更换了他的每一个构件。
我是谁?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们往往特别热衷于评论世界,却常常会忽视于了解自己。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有勇气问自己这个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的是智慧。对于大多数公关来说,不知道“我是谁”就可以并且已经在从事这个职业了。
在人类文明的几大源头当中,基于象形基础之上的文字体系,唯有汉字文化圈绵延未断。本次《阅读设计在中国》线上展览,通过梳理阅读设计的历史脉络、当下成就,从阅读载体材料的革命,文图信息传达形式的转向,阅读场景与读者的交融三个角度,呈现中国阅读发展史的脉络,探索书籍的发展形态与阅读的未来走向。
——心理科学传播公开课之四编者言:建立心理学头脑是大众心理科普的总体目标。中国网心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联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心理科学传播公开课》专题系列科普文章。今天推出第四篇《心理科学传播公开课|家庭关系:爱的语言,边界、钝感力与经营心态》。
忒修斯之船,亦称忒修斯悖论,是一种同一性的悖论。1世纪时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