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无锡人,自小会无锡话。长大后出去讲起故里,众人都称羡,道是吴侬软语。然而我少年时,我上小学开始,学校老师就不以吴侬软语为荣,而号召大家正字归音。小时候,看电视,听广播,大多是一口豁亮标准的普通话。从“第八套广播体操”,到“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这是天津“卫嘴子”的新年吉祥话;“食得饮得,盆满钵满!”这是岭南“老广人”的春节贺岁辞;“吃香喝辣,巴适得板!”这是四川“嬢嬢们”的浓浓祝福语。同一句吃好喝好,南腔北调的方言滋味各异,拉满了新春“年味值”。
老话说的好,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说真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府人,小编平时家里用的是白话,对外说的普通话,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跟别人交流时自己讲的普通话有何不妥,小编曾经非常自己自己的普通话是周边朋友中最标准的。
今年1月初,监考大学一年级现代汉语课程,最后一题要求学生结合本地情况,谈谈如何保护方言。对我这个深受普通话折磨的人来说,题目非常容易,仅瞬间冒出的想法就不下五种,但对这些把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的00后新生,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最近,一位细心的网友耐心研究了各省的普通话发音特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揭开了每个省的普通话烫嘴密码,并且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一揭晓于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制作成视频,在网上疯传,掀起了一场轰动的风暴,迅速登上热搜榜,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很多家庭,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宝宝出生以后,白天几乎都是由家中老人带着的,但是宝宝一天天长大,开始要学习说话了,而家中老人大多都只会说方言不会讲普通话,无疑对起到了负影响。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奶奶指着麻雀的卡片,教正在认真看卡片的孙子说:来,跟奶奶念,家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