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唐明亮见习记者 张声琳“这下我们公司名下的古厝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我们可以把‘中白路12号’古厝出售,盘活资产,回笼资金!”3月18日,福建茂海永盛置业有限公司吕女士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台江区中白路12号”古厝现房销售备案证明。
记者从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获悉,继今年8月首批9本古厝不动产权证颁发后,福州市第二批50本古厝不动产权证于近日核发,涉及台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万隆弄地块建筑,产权总面积超6800平方米。福州古厝承载着“老福州”的记忆,是福州人的精神寄托。
吕女士拿到古厝不动产权证。“这本证的意义重大!政府非常给力,感谢各相关部门的帮助!”昨日下午,福建茂海永盛置业有限公司的吕女士,在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成功办理了“台江区中白路12号历史建筑”的不动产权证。
近日,福州古厝首批9本不动产权证核发,意味着这些历史建筑正式拥有法律意义上的“身份”。这9本不动产权证涉及台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上杭路130号、142号、92号等地的古厝,总面积超4000平方米,权利人为福州某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古厝凝结着“老福州”的记忆,是福州人的精神寄托。
日前,福州市古厝首批9本不动产权证在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核发,标志着这些历史建筑正式拥有法律意义上的“身份”。据悉,这9本不动产权证涉及台江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上杭路130号、142号、92号等地的古厝,总面积超4000平方米,权利人为福州某开发有限公司。
虽然福州古厝的知名度比不过福建土楼和闽南红砖厝,但却可以从中读解出独属于福州的历史文化基因。自古以来,福州便极重建造,房屋修建多选用上等石材,聘请能工巧匠,这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散文《道山亭记》中可窥一斑:“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7月16日,福州将迎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东南并海,襟江带湖,自公元前202年无诸在闽地构筑冶城,2200多年来,福州不仅谱写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产生了无数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也留下了许多底蕴厚重的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