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27日,周总理在会见日本代表团时说:“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我们要注意这句话里的几个关键部分,一个是“一部分日本人”,一个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是他们的职业:医生、护士、技术员。
四野中日本技工人员的贡献,一般稍有军史常识的人都多少了解一些,这些日本技术人员在东北各地协助解放军建立军工厂,试验武器,生产弹药,尤其是日本技工协助建立了大连的建新炮弹工厂,其生产的炮弹通过陆路和海路源源不断供应东北、山东、中原等地战场,为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有极深的纠葛,早在唐朝时期,日本便与中国有了交际。这里我们不妨就来讲一个日本人的故事,他虽然出生于日本,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但后来坚持以中国人的身份参加解放军,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日籍解放军战士,他的名字叫砂原惠。
建国七十周年那年的9月25日,中国驻日大使馆曾举行了一场意义特殊的颁授仪式,纪念章获颁者是当年曾以医生、护士、技术员等身份加入解放军的日籍人士。纪念章虽是新颁的,这一活动实际上更是一种“正名”。周总理曾评价为“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这段历史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
途中休息时,大巾博幸用英语和战俘搭话,一个战俘突然悄悄用日语说道:听口音您是长野县的吧?大巾博幸之所以会大吃一惊,就是因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后的日本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当时国际共识是要对日本进行彻底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