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峰同学的提议下,我与志明兄相约,三人又再次到晋宁来了一趟“滇文化一日游”,在一天之内,我们探访了云南文化名人方树梅故居、宗祠、“南荔草堂”所在地的方家营,领略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河泊所传统文化村落风光,参观了作为历史见证的“上蒜人民公社旧址”,最后一站,我们拜谒了“滇王之印”发掘地的“石寨山古墓群遗址”,虽然行色匆匆,却收获满满。
唐南诏国以前,楚雄地区是部落社会,有过峨碌、览赕、富箸睑、石桑郡、白鹿部等部落名称,南诏以后称为威楚郡、威楚县等,明代更名楚雄并延续至今。战国时候,楚威王派庄蹻率军入滇,“以兵威定属楚”,得“威楚”之名,取“大张楚国声威”之意,是楚雄古称“威楚”的最初由来。
“古称柳盗跖为‘海贼之圣’,以其守一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几乎!虽然,彼跖与江,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迹而无讳者也,岂若世之乱臣贼子,畏影而自走,所为近在一身而其祸未尝不流四海!呜呼,与其逢圣公之徒,孰若跖与江也!”宋元间名士龚开作《宋江三十六赞》,开水浒故事之先。
说起云南和南京的关系,云南人总是百感交集,因为他们从小就听老人说,我们祖宗是江苏南京人,明朝从南京柳树湾当兵过来,到现在已经多少辈了。有的老人说得更加直接,祖上是从南京柳树湾充军过来的。云南人不仅说祖先是从南京过来的,而且地点指向很明确,就是南京的柳树湾。
清陈重庆题雷墉庵主阮元画像从西山俯瞰滇池云南日报记者 耿嘉 文/图云南著名学者、清末经济特元袁嘉谷所撰,考证云南历史文化史的笔记著作《滇绎》,开卷就对云南的简称“滇”字,作出精要考证:滇,颠也,言最高之顶也。《说文》:“天,颠也。”人之高顶为颠,顶之最高为天。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动物搏斗铜贮贝器。古滇国位于以滇池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图为滇池。 云南日报记者 苏宇箫 摄作者 张兴林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滇国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政权,存在于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109年,领土范围主要包括今天的云南省中部和东部地区。
题记:胡小石先生行书《杂题〈滇绎〉》诗卷是一件诗书合璧的艺术精品。“君看急管哀弦里,尽是亡家破国人”,八年抗战的国仇家恨,在胡小石的学术研究和诗歌、书法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自作诗《杂题〈滇绎〉》就是书写于这一时期集中体现胡小石思想的一件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