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昌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将正式对外开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是千年运河的水源承载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据了解,园内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完成了文物修缮,并增加了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以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
4月8日,北京昌平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园。白浮泉在元朝时被开凿当作通惠河水源,成为当时京杭大运河北端的重要水源地。如今,经过修缮与保护,当年的“龙泉漱玉”盛景再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不仅成为大运河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当地生态休闲的新去处。
【来源: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寻根溯源,探寻历史足迹;延续文脉,感受地理魅力。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这样说过:“与历史上的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白浮泉位于昌平区白浮村北、龙山之麓,自古有“京闸坝之源”、“通惠坝河之源”等誉称。
4月8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以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为基调,围绕“一泉贯出天下脉”主题,对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及龙泉禅寺三处文物景观进行文物修缮,恢复“龙泉漱玉”历史古景,增加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打造白浮瓮山河文化景观带,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
白浮泉畔,源源不断的水流再次从碑亭下的龙口喷涌而出,昔日“燕平八景”之一的“龙泉漱玉”景观得以重现。这里是元代时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水源,不只在千百年里真切地润泽万物,也为最早作为全国中心的首都带来了繁荣安定。尽管远在京北,但它与通惠河的修建有关,也与什刹海的繁盛紧密相连。
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就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近日,北京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北京站)网上主题传播活动。10月27日,记者来到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探访。据了解,该景区从今年4月8日开园到现在,已接待游客近23万人次。
原标题:【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走进京城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沉浸式感受历史魅力北青网讯(记者/韩保林)在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泉遗址公园静静地诉说着它与大运河千丝万缕的联系。白浮泉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重要水源,亦是千年运河的水源承载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处被称为“运河源头”的白浮泉遗址,却不在大运河的北端通州,而是在京西北30多公里的昌平区内。原来,这是因为元代杰出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白浮泉引水工程,使大运河由杭州得以直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