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资料表明,吐蕃人是由迁居于今青藏高原西藏地区的一部分古羌人与当地的原住民矮黑人相融合而形成。据《新唐书》援引《后汉书》记载,“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
历史上,西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是从元朝开始的,而蒙古人征服西藏,则是在大蒙古国时期。在元朝之前,西藏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处在吐蕃的统治之下,吐蕃长期与中原王朝敌对,尤其与唐朝持续了二百多年战争,曾一度十分强大。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野蛮和文明结合的王国,军队强悍,科技发达,威震四海,极盛时期的版图,西起葱岭与大食国接壤,东面与大唐划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至青藏高原南麓与印度,还曾一度推进到恒河北岸,在大唐和阿拉伯两大帝国之间,屹立百余年不倒,这就是吐蕃王朝。
吐蕃这个青藏高原上的古老民族,也只有在强盛的唐朝时期才突然之间开了挂,变得兵强马壮,与大唐激战了200年,经历了八次会盟,曾经两次攻陷唐朝都城长安,两次彻底攻陷了唐朝的安西四镇,在这200年间,大唐与吐蕃都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损失惨重,可以说这两个国家是同归于尽。
然而在黑暗之前,在这片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上也曾诞生过一个强大的政权:吐蕃。任何一个王朝的兴盛都离不开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方面,今天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古代的吐蕃人是如何在雪域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政权,成为一个能够东拒唐王朝,西抗阿拉伯的帝国。
吐蕃王朝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传位九代,延续两百多年 ,从公元633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建立吐蕃王朝开始,到公元842年分裂为止,共传位九代,延续209年,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也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