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水,这里的孩子每天需要到沙坑里舀泥水喝,人畜共饮一处水更是再寻常不过。位于非洲热带地区的津巴布韦如今正面临着严重的旱灾,由于缺水,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高温更是让这里的疾病肆虐横行,而喝水则成了最大的一道难题。
说起非洲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落后,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有些地方常年干旱,导致无法进行农耕,但其实这些都是刻板印象,要知道我们已知的人类起源就是来自非洲,非洲大地不仅不贫瘠,相反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并且非洲大部分处于热带,没有冬季,也就是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成熟的种植物,可是一些去过非洲的伙伴都表示,非洲人宁愿饿死也不愿种地,渴死也不肯打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些组图是英国摄影师约翰·肯尼曾走过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马里、尼日尔、安哥拉、多哥以及布基纳法索等13国家拍摄的当地土著人,它们可以全面的展现非洲土著的面貌。1.左图为埃塞俄比亚Hamar部落的年轻女孩脖子上挂满了色彩鲜艳的玻璃珠和精致的白色贝壳。
头上顶着一个水桶,步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去寻找水源,这是一些非洲妇女和小孩的主要工作。由于水源往往在没有人打理的地方,所以他们取回来的水都是浑浊不清,充满了泥沙,但这些较脏的水就是他们一家人和家畜一天的全部用水了。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偏远村庄中,获取水资源是一件艰难的事。往往需要步行数个小时才能到达最近的水源,有些更边陲的地区,甚至得走上一整天。建筑师 Arturo Vittori 相信,解决水资源问题并不需要多先进的高科技,只要向大自然学习,就能找出方法。
说到土著人,小伙伴们脑海里是不是跳出一个,围着草叶,拿着矛的野人呢?其实,土著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生活啦!而且对现代品他们可是兴趣无穷呢!一起来看非洲土著人的现代生活!看人家可在玩笔记本呢!这是埃塞俄比亚穆尔斯部落的妇女一边头顶瓦罐,一边使用笔记本电脑。人家用的是小苹果哦!
他们从浑浊的湖泊中吗,打捞像淤泥一样的盐块,然后堆在仓库里直接风干,看起来就像建筑工地上的沙堆。在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交界处,生活着的一个半游牧民族,博拉纳族,和他们驯养的骆驼一样,博拉纳人是天生的长途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