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墨厂内晾晒的墨(摄影 李鷐)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鷐):6月24日,参加“全国网络媒体看歙县”采风活动的记者们一早就走进了歙县的制砚厂与制墨厂,参观体验了徽州特有的徽墨与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制作工艺流程。手工艺人们精湛的手法令现场记者们赞叹不已。
文房四士 (wén fáng sì shì) 【出处】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画工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纸,是文化的载体。
从而聚集了一批文人墨客。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无精打采地返回汾河,路过绛州地面,想了想,摇身变成一位潇洒秀才,投奔在汾河岸畔自办私塾的老夫子门下,苦读经书。- END | 运城文旅-。
产于河北省易县的易水砚又称易水古砚,历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称。易水砚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千百年来,易水砚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等的石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戳视频去品品这大名鼎鼎的易水砚。相传,易水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东汉墓葬里,人们就发现过它的身影。
作为支撑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不断演变升华的文房四宝,千百年来不仅影响着书画艺术风格的迭代更新,更重要的是它始终扮演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见证者的重要角色。国粹文房四宝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具代表性的国粹。
千年澄泥砚,一门三代传半月谈记者 王皓 魏飚中国四大名砚中,其他三大名砚都是用石头制成,唯独澄泥砚用泥烧制而成。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甚速、不损笔毫,一方小小的澄泥砚要经历怎样的淬炼,才能成为经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
笔、墨、纸、砚,对于中国传统文人而言,可谓缺一不可。无论为官为民,地位高下,都使用同样的一套书写工具,传递情感,传承文化。而这与文人墨客相厮守的文房四宝,也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之精髓。作为书法和绘画的工具,传统的笔墨纸砚仍在使用,使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