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告诉我们,男人要走乾道,女人要走坤道,只有各尽其责,家庭才能和谐。可是现在有些夫妻,两个人结婚是结婚,丈夫赚了钱自己管,妻子赚了钱自己管,丈夫一分钱都不给妻子,那这个男人当然就没有资格当家长,两人只是有同居的样子,完全没有夫妇的情分,各谋生活,这就是男人的分不见了。
这里面讲的是大道的一些法则,可能我们平时接触不到,但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就说最常见的“天气预报”,这个里面说的各种天气也是大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人就会看天气,明作息,知农事,厉害的还可以夜观星象,知晓国家大事,着实令人钦佩。
第三问:“道”是什么? 第三问:“道”是什么? 道,老子说它“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象;庄子说它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所以很难描述。对于无形无象的东西,我们都会将它形象化来加以描述,否则根本就无从言说。
在学习中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词:“道”,它看似简单,却又充满神秘气息。说到“道”,熟知《易经》的人会立刻想到那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也”,而读过《道德经》的则会把道看做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道”这个字,在很早以前就被赋予了很多含义,承载了很多内容。
“道”: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相,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究其一生,估计我们也难以寻到找齐,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智慧思想,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凡事做到本该如此,合情合理,大家都能接受认可,做人即可心安理得和得道,也就是所谓的“得道升仙”。
“天地 阴 阳 ,时 日月 ,星辰 云气 ,规 行 侥 重 ,戴 根 之徒 ,皆取 生 ”,道能包含天下,是万物生成和存在的依据。《易传》与《黄帝四经》一致认为道是形而上的世界本体、万物的根源,《易传》里反复论述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内涵及其贯通。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由西汉戴圣辑录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编纂而成,共49篇(原本46篇),是“三礼”之一、“四书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后由东汉郑玄作注,李唐时尊为“经”,有宋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小画册《竹蜂战》,讲的是越南少儿抗击美军的故事。那年我七岁。母亲领着我去赶景芝大集,卖了香椿给我买的,九分钱。这本小画册放在书包里,一直珍藏到小学毕业。对书的感觉啊,真的就是“爱不释手”。
题主所选:明,善,正,端,贤,佳,淑,悟,寿,仁,缘,德。而我从美学、意境、哲学的角度,汉字是有哲学意义的,尤其是儒释道,赋予了汉字一些重要的美学概念和意境,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种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