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北京公交馆讲解员雷超荣获2024年度北京地区博物馆讲解大赛专业组一等奖近日,在2024年度北京地区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中,北京公交馆讲解员雷超表现出色,荣获专业组一等奖,并直接晋级“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半决赛。
3月5日,北京动物园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正式启动。上午9点半,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黑麂展区,饲养员杨凌帆手里端着托盘,里面放着玉米、胡萝卜、南瓜等瓜果。“这是我们为黑麂准备的早餐。黑麂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坐落于先农坛内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也迎来了参观热潮,不仅馆内的藏品、文创产品受到游客欢迎,特色的公益志愿讲解服务也赢得游客点赞。“神仓是储存皇家粢盛的地方,是先农坛独有的一个建筑群……”8月18日下午,先农坛拜殿一角传来优雅的讲解声。
来源:【中国文物报】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共同开展的2024年 “北京最美文物守护人”宣传推介活动,经过专家评议,已于近日揭晓名单。接下来,让我们走近恭王府博物馆志愿者张君荣,了解她的事迹。2008年,张君荣成为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以下简称恭王府)志愿者。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穆淼)一说到过年,各色美食让大家“每逢佳节胖三斤”是绕不开的话题,而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很多人也过了个知识“饱”年。在各类文化、科技场馆里观展游览,接受丰厚的精神滋养,已成为人们的“新年俗”。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也正是在那一天,我在北京中轴线做了第一次志愿讲解。我在中轴线做志愿服务,要从我离开部队之后开始。2017年从军队转业到北京以后,我有了比较多的空余时间,于是开始在北京做志愿服务。
讲述人:北京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队队长、历史学系2023级硕士研究生 袁之杨。它于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奠基,2001年9月落成,2002年5月4日正式对外开放,2024年被列入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是一座展出北大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这一光荣历史的现代化博物馆。
6月4日、5日,“强国复兴有我”2024年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汇讲在延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全区23个宣讲团的69名宣讲员,利用两天时间,通过主题宣讲的形式,讲述分享新时代发生在妫川大地上的奋斗故事。
本报讯(记者刘洋)北京博物馆月活动已拉开大幕,各大博物馆围绕自身特点推出特色展览,提供义务讲解,举办丰富活动,为市民游客供应“文化大餐”。其中,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全力打造微笑讲解队团队,在开放日,为市民提供“定人定时定岗”义务讲解服务,让石刻文化由“小众”变“流行”。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顺义区北小营镇获悉,北小营镇团委积极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重要作用,联合张堪文化园打造“乐不可支‘益’在张堪”青志愿品牌服务项目,通过定期开展志愿讲解、活动保障、环境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讲解,传扬历史风韵。
今年国庆假期,北京天安门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人群中,一抹靓丽的“柠檬黄”格外显眼。10月1日至10月7日,每天上午7点半至11点,都有身穿“柠檬黄”服装的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走进天安门广场,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
“欢迎大家来到北大红楼参观。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伴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19岁的田子翀在北大红楼前,开始了他的志愿讲解服务。作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田子翀很早便对北大红楼心生向往。不久前,他报名参加了北大红楼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90后程序员按朝代顺序展示博物馆的冰箱贴。受访者供图2024年,博物馆的忙碌一望便知:仅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统计公布,已接待的6309187人次中,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占比达到62.09%。
倡导绿色出行,传承中轴线文化。今天上午(8月14日),“青春与中轴线同行”3510北京青少年绿色出行宣传实践活动启动。来自全市各单位的150名青年齐聚天坛公园,通过徒步的方式共同绘出一幅“大象图”。今天上午,天坛公园空气清新,鸟鸣啾啾。
小志愿者成为讲解员,为观众解读展品背后的科学知识;传统建筑中藏着科技知识,科普教师展开深入解读;科学与艺术碰撞结合,在动手体验中了解“大国重器”……国庆期间,北京多家科普场所推出一系列科普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