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人物名片陈怀炯,1944年生,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陈氏骨科武医第三代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医术卓越,医德高尚,在天全县中医医院从业以来,挂号费只收1元,为来自四川雅安、甘孜、阿坝、凉山,西藏昌都等地的病人看病,被尊称为“大先生”。
文丨智史通鉴编辑丨智史通鉴«——【·前言·】——»在我国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县有一家非常“奇怪”的医院,别的医院看病挂号,挂号费都是几十到几百不等的,但是在这家医院挂号费却只有5毛,最贵的也才1块钱!不仅如此,每天早上五点,都会有一个老头骑着自行车就往医院“闯”。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陈怀炯(二排左一)家庭合影。曹笑 川观新闻记者 夏芯雅安市天全县陈家先人,学武出身,难免受伤。为及时治疗,陈氏先人陈治策将武学和中医正骨相融,开创“陈氏正骨手法”,自制膏药,接骨续筋。之后,陈氏正骨手法用在了更多人身上,福泽乡邻。
清晨5时出门,6时坐诊,中午12时结束……今年80岁的四川省名老中医陈怀炯每天都会出现在天全县中医医院的诊室里,为患者问诊把脉,接骨疗伤,退休的20年里,风雨无阻。陈怀炯工作照 受访者供图1944年,陈怀炯出生于医学世家。他曾担任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大家尊称他为“大先生”。
年近八旬,精神矍铄。虽已退休多年,却舍不得脱下一身白大褂。他叫陈怀炯,是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中医院的一位退休医生。从医60多年来,他从未离开过病人。救死扶伤的路上,他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川西小城各族群众的广泛赞誉,被人们尊称为“大先生”。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王文凭 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5月20日凌晨5点,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室前已排起了就诊队伍。像这样的场景,时常在上演。天全县常住人口约13万人,中医医院去年的门急诊量却达到62.35万人次,其中不乏外地患者。
四川雅安天全县有一家中医院名闻遐迩。2022年,中医院接待的病人达到52万人,其中45万人是骨科患者。不过,天全县常住人口只有12万。“来天全的外地人里有一半是到中医院看病的。”散发魅力的中医院,“野心”不在赚钱,而是流芳百世。
凌晨5点,外面下着大雨,有一个人身披红色雨衣骑着电动车,擅自进入了天全县中医医院。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受到医院保安的阻拦,而坐在医院长廊座位上等待就医的人们,也纷纷站起来,和这位“闯入者”恭恭敬敬地打招呼。
在四川雅安天全县中医院,有一位年近80岁的医生,他不仅拥有骑车进医院的特权,还能直接从患者手里收钱。他以医生身份行使职责,同时还有其他权利。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陈怀炯,一个深受当地百姓尊敬的大先生。陈怀炯,一个普通却又与众不同的医生。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3月29日下午,在乐山举行的追光2023·第四届天府人物推介活动星光盛典上,“十大天府人物”榜单正式出炉。孔晓林、谷艳、田晓晶、曹茂园、陈怀炯、唐建、蒋久华、刘鹏、立克拢拢、徐棻等十人获评。
在川西小城天全县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外地人来天全有一半是来找大先生的”这位“大先生”正是79岁的老中医陈怀炯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中医医院,陈怀炯(右)为来自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的藏族群众诺登(中)换药。诺登双手合十向陈怀炯表达感激之情(5月26日摄)。
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江湖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你听说过和它名字很像,缘起于一千年前的“龙行十八式”吗?谈起名医,你认识医术高超,出诊费却只收一元的骨科圣手“大先生”吗? 龙行十八式茶艺、陈氏中医骨科技法,都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印发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省委宣传部、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省中医药局于2023年4月启动第二批四川省非遗保护传承基地遴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