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渡江战役全程的历史题材纪念馆。其口号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至今仍然激荡人心。为了追溯家乡红色历史,带着憧憬和好奇,我来到了我省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安徽省渡合肥市江战役纪念馆。
从书本上依稀记得它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两侧人行道各有2米多宽,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近日,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颇多震撼。一、首先看看纪念馆的建筑特色纪念馆建筑群由纪念馆、总前委领导塑像和胜利塔组成。进入场地,首先被雄壮的主馆建筑震撼到。只见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雄伟的战舰并排行驶在宽阔的水面上。
渡江纪念馆最初并不在我的景点计划里,发现它源于在包公祠的入口宣传单上印着它的名称,我毫不犹疑的把它加在隔天下午的计划,哪怕压缩了游览三河古镇的时间,如果说徜徉在自然风光中会使人物我两忘,那么沉浸在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中就会让人热血沸腾。
“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开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8月1日,“八一”建军节当天,“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8家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单位共同策划,展期为3个月。
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1949年3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五兵团进驻望江县境,共有十三、十五、十六军等四个军20多万人,加上船工和民工近40万人,准备渡江战斗。
4月19日,在春日暖阳照射下,八百里巢湖的水面波光粼粼。巢湖之滨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前,参观者络绎不绝,或驻足拍照,或若有所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造型,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舰艏直指前方长江,馆身向前倾斜49度,象征着渡江战役在1949年取得伟大胜利。
来源:新华社正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19日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滚滚长江,承载着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华夏历史,也因渡江战役勾连起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考察,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71年前“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激情岁月。
从县史志办获悉,经安庆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评议,望江县回民村渡江历史纪念馆、杨湾惨案遗址、渡江战役二野四兵团司令部旧址被命名为第二批“安庆市党史教育基地”,为望江县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增加了三个“身边也党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