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黄河大铁牛永济市在运城市的西部,黄河东岸,古称蒲坂,又称蒲州。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西南18公里蒲州故城西门外。早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这里的黄河古渡口上就建有渡河浮桥,东魏、西魏、隋时也有在这里建浮桥的记录。
石器、陶瓷、铜器、金银器、玉器、工艺品、书画这些精美的中华文明艺术的瑰宝都被收藏在博物馆内供人参观。博物馆内的文物受到了保护,那么裸露在外的文物就不受到保护了吗?一件人们随手可以触摸到的文物,就这样没有赋予任何保护措施,就这样露天地摆放在外面,究竟是国家不想保护这件文物?
永济,古城蒲坂,传说中虞舜建都之地。即便抛却传说,永济历史上也有过高光时刻。唐朝时,永济一度被置为中都,与雍州京兆府、洛阳河南府、并州太原府并肩而立,称蒲州河中府,是大唐帝国千百州县中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黄河铁牛,又称开元大铁牛,是山西蒲津渡遗址最突出的文物。它是古代蒲津渡浮桥的桥桩,出土于山西省永济市西15公里的黄河古道,距今约有1300年的历史。开元十二年,唐玄宗任命中书令张说主事,以铁牛为地锚,修建当时世上最坚固的浮桥。铁牛共铸有8尊。
位于永济市蒲州故城西门外的黄河大铁牛,是山西乃至黄河的骄傲。单说唐韵,鹳雀楼以四大名楼之一而名冠天下,但鹳雀楼是旧楼重建,《西厢记》讲的是发生在大唐的爱情故事,但今天看到的普救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复的,即便是高高耸立的舍利塔也是明朝地震之后在原址上重建的,再古老的砖木建筑也经不起岁月的侵蚀,所以真正属于大唐遗物的还是这群铁牛。
中新网太原1月24日电 (记者 李新锁)铸造于唐代的山西永济黄河大铁牛每晚都会穿上花衣服?针对网络流传的上述视频内容,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文物保护所负责人张朝阳回应称,上述措施通常在雨雪天进行,目的是防止雨雪渗入铁质文物肌体,减少侵蚀。
爱情主题行浸式夜游体验剧《梦境·西厢记》。 武俊杰 摄中新网运城5月19日电 题:黄河岸边“一日游”:登鹳雀楼、观大铁牛、游普救寺作者 杨佩佩“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自广州的游客王丹跟随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脚步登上鹳雀楼,吟出千古绝唱《登鹳雀楼》。
“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及开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山西省永济市和芮城县:诗情画意品味黄河故事7月25日,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及开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山西省永济市和芮城县继续探寻黄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