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湿地,数万只赤麻鸭齐聚一堂,它们翻滚盘旋,时而高飞时而低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鸟浪”,让人惊叹不已。赤麻鸭是雁形目鸭科麻鸭属的大型戏水鸭,是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收录候鸟之一。
央广网西宁11月5日消息(记者张海东)近日,地处昆仑山下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尕斯库勒湖湿地聚集了数千只赤麻鸭,它们在结了薄冰的湖面上自由栖息,不时列队围绕着尕斯库勒湖转圈飞翔,由于数量较多,场面蔚为壮观。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寇明灿 摄影报道1月3日下午,黄河上游白银景泰县五佛乡境内,成群结队的赤麻鸭逐水而居,或在河湾沐浴着温暖的夕阳,或飞过河面、树梢、田野。近年来,在此越冬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数量逐年增多。
12月19日,六盘水凉都湿地公园内惊现一对赤麻鸭在湖中游荡、觅食,时而低头嬉戏、时而展翅翱翔,与远处起伏的山丘和蜿蜒的河道,一静一动,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自然景观。赤麻鸭是常见的迁徙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载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亦是我国的“三有动物”。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通讯员 万清平3月20日,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办事处的朱湖国家湿地公园里,一对对美丽优雅的赤麻鸭,正含情脉脉地卿卿我我。据了解,赤麻鸭是“一夫一妻制”,只要求偶成功,就会终生结对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爱情鸟”。
图为密密麻麻的候鸟。 魏婷 摄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19日电 (记者 张林虎)连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杭锦淖尔自然保护区水域,一望无垠的水面上,成千上万只赤麻鸭等候鸟正在集群觅食。据了解,根据往年监测情况,今年赤麻鸭等候鸟出现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五千余只赤麻鸭“相约”博斯腾湖,千鸟振翅气势恢宏。 达来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日电 (王小军 刘雨珊 郭玉顺)连日来,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博湖县的博斯腾湖迎来五千余只赤麻鸭。
李昕近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候鸟迁徙高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头秋沙鸭、白骨顶,成群结队的赤麻鸭、绿头鸭以及优雅的白鹭构成“万羽翔集”的生态画卷,印证湿地生态系统的显著改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秋沙鸭,它们灵动的身影在水中穿梭,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翩翩起舞。
央视网消息:我国候鸟迁徙有3条主要通道经过内蒙古,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在这些通道上停歇、栖息。眼下,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境内的湖泊、湿地迎来了候鸟迁徙高峰。在通辽科左后旗的湖泊湿地,上百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枕鹤、丹顶鹤在湿地和田间觅食嬉戏。
金塔 越冬候鸟成群结队2月2日,位于金塔县的解放村水库,越冬候鸟绿头鸭、赤麻鸭成群结队。随着金塔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好转,近几年过境候鸟数量持续升高,每年冬天都有绿头鸭、赤麻鸭等鸟类迁徙到解放村水库等湿地越冬。
来源标题:大批候鸟飞抵野鸭湖 为妫川大地增添勃勃生机近日,大批灰鹤、豆雁、绿头鸭、赤麻鸭等迁徙候鸟飞抵延庆野鸭湖,觅食嬉戏尽显生态之美。 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春回大地,灰鹤、豆雁、绿头鸭、赤麻鸭等大批候鸟飞抵野鸭湖,它们在冰层尚未彻底融化的湖面惬意觅食。
初春时节,暖意渐浓。位于陕西的榆林河口湿地迎来首批北归候鸟。从空中俯瞰,湖冰已经开始消融,大批绿头鸭、赤麻鸭、大天鹅等候鸟在浅滩和草丛中嬉戏、觅食,啼鸣声不绝于耳,让这片水域生机盎然,热闹非凡。今年首批候鸟抵达时间较往年略有提前,目前总数在2000只左右,包括300多只大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