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顺利完成!2024年5月11日至31日,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调查对象以15分钟为间隔,记录周一至周五其中一天、周六至周日其中一天,共两天的时间利用情况。此次调查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调查3.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负责人日前就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工作开展和主要数据情况,接受记者采访。问:时间利用调查是评估居民生活质量、分析民生福祉改善情况的重要方式,此次调查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社会民生福祉方面有哪些变化?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负责人日前就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工作开展和主要数据情况,接受中国信息报记者采访。问:时间利用调查是评估居民生活质量、分析民生福祉改善情况的重要方式,此次调查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社会民生福祉方面有哪些变化?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这次调查有什么新变化、新特点?调查数据质量是如何保证的?调查数据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民生福祉变迁?调查结果将如何应用?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负责人日前就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工作开展和主要数据情况,接受中国信息报记者采访。1.
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这次调查有什么新变化、新特点?调查数据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负责人介绍,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反映了我国居民五年来的生活变化,每日人均家务劳动时长减少了近半小时,人均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间则增长了近3小时。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其中,帮助人体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的睡眠排在首位。2001年3月21日,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以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居民工作、生活内容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对时间问题的研究成为一项热点话题。在社交平台,关于“时间去哪了”的讨论,时常出现在热搜榜。时间利用率,显然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议题。
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发现2022年,中国人工作日平均休闲时间为2.76小时比2021年少了7.2分钟从不同类型城市看工作日每天休闲时间不足一小时的人群二线城市占比最高达到了14.38%你以为二线城市的人最忙碌吗?
开齐开好劳动课程的同时,所有中小学将“一校一策”制定劳动教育清单。11月13日,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提出小学低年级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可逐步增加社会劳动内容。
一、 前言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实行“996”工作制,高科技企业工作者过劳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意识到长时间工作的并不仅仅是在生产线上劳作的蓝领工人,信息时代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也同样深陷过劳之苦,过度加班现象已向各行各业蔓延。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8小时,较3月的48.7小时增加0.1小时。至此,2023年4月刷新该指标自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据5月24日澎湃新闻)据报道,可查的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的年度数据,最早可至2003年。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职工特别是女职工需承担的家务劳动陡增,女职工遭遇职场性别歧视问题愈加凸显,严重阻碍生育政策与性别平等协同落实。”一份来自全总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家庭无偿劳动对职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调研显示。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5月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持续显效,生产需求稳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一、服务业较快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持续改善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