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江苏省如东县从“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沦为“老人县”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如东县,这个曾经的计划生育“标兵”,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老龄化困境,我想:计划生育的功过如何评判?老龄化社会又该如何应对?
我们都是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生的人,现在都有四十岁以上了,有的已经六十多岁了。那个时代我们结婚生孩子规定得非常严格,生男孩的只能生一个,你如果想生二胎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你躲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你追回来引产。
事实上,我们独生子女的政策是从1981年开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政策的宣传上就要求我们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否则呢,就要缴一个社会抚养费,甚至扣工资,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甚至要面临被开除的风险。
#护苗有我2023#一、现在有人名字叫“三千一郎”或“刘千三”,有谁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年轻人肯定不知道,那我告诉你,这“三千一郎”是因为当年超生出来的孩子被罚了3000元而被取的名。而“刘千三”是因为当年超生出来的孩子被罚了6300元而被家长取的名。
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主要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目的是:有计划的控制我国人口数量,也是基于当时的社会问题制定的有效政策,计划生育也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发现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控制住了人口数量,减轻了当时的社会压力又保留了人口红利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