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安徽文史资料》第十八辑,张治中生前口述、余湛邦整理,原标题《长沙大火真相详记》我当时曾发布了一篇《为长沙市火灾告全市民众书》,开头是这样说的:“此次湖南省会长沙市突于本月十三日凌晨二时许起火,延烧两昼夜,全市顿成焦土。
1938年11月13日凌晨,长沙城未闻枪炮声,却突遭冲天烈焰吞噬。这场大火烧了五天五夜的大火,三万人葬身于火海。这场人祸,并非日军炮火所致,源于一封译漏一字的电报。千年古城化为焦土后,三名国民党高官人头落地,但这场惨剧难掩盖战争阴云下政府的慌乱与制度的溃败。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正面战场的国民党高层及知识界、舆论界就是否采用及如何采取“焦土抗战”,在认知和实践上有过相当严重的分歧。笔者在查阅朱家骅档案过程中发现朱家骅与这场辩论关系非常密切。
倘若哪吒生在湖南,定会被乡邻唤作"满伢子"。这个湘江边长大的细伢子,骨子里刻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基因,恰如电影中哪吒撕碎天劫咒时的怒吼:"去他个鸟命!"霸得蛮的湖南人都是对抗强权的哪吒提起锄头就敢造最狠的反湖南人有种宁折不弯的狠劲,在湖南历史长河中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