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蓝牙耳机,大到高铁轮船,海里的潜艇、天上的飞机、包括太空中的卫星都有它的身影。为了掌握芯片核心技术掌握,防止“卡脖子”,世界各国铆足劲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美国制定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欧洲通过了《芯片草案》、日本发布了《半导体和数字产业战略》、中国也将芯片发展写入了《十四五规划》。
芯片产业,如今已成为科技界的基石,支撑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无所不在且日益重要。然而,美国垄断了全球约50%的芯片市场份额,且在芯片产业链上游掌握着多项关键技术,如EDA/IP、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几乎垄断了整个上游产业链近90%的市场份额。
2025年3月6日,华盛顿——3月4日,特朗普在国会演讲中宣布,计划废除拜登政府2022年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以“浪费纳税人资金”和“扭曲市场”为由,要求将法案中尚未拨付的约200亿美元资金转用于削减联邦债务。
但翻开行业数据,却是另一番景象——2024年Q1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进口额同比暴跌28%,而美国三大晶圆代工厂裁员超2万人,美光科技甚至将12英寸厂以“废铁价”抛售。这场持续五年的技术博弈,究竟谁在失血,谁在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