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旬老人寒冬中街头卖粽子的文章刷爆了青岛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文中提到在齐东路附近,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大冷天在街头卖自己包的粽子。11月24日一早,慕名而来的市民早早就抢光了老人的粽子,老人为了更好地生活,已经将卖粽子作为她的一个爱好。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摄影摄像报道6月14日,端午节的早晨,四川乐山市苏稽镇一处路口,86岁的陈少洪老人,像往常一样推着三轮车卖粽子。粽子的价格也和往常一样,5毛钱一个——这个价格,他已经卖了20多年,更早之前是2毛钱一个。
安徽亳州西关曙光路清真西寺旁,张四清在这里卖粽子将近20年,这条街可谓是粽子一条街,大部分亳州人买粽子都喜欢到这里,基本上不到超市去买,因为手工粽子吃起来要比机器包的香甜。张四清三年前送儿子当了兵,一年回来一趟,儿子最爱吃的东西就是自家的红枣粽子。
早就听说,在枫泾镇上,有一户人家卖粽子年销售额可达上千万元。据介绍,现在,在枫泾古镇上,颇有规模的粽子品牌已有二三十家,记者经过这些粽子门店时发现,有好几家门口都架着直播设备,老阿姨在子女的“包装”和指导下,正一边包粽子一边直播吆喝。
9月2日是最近一个股市交易日,上证指数先扬后抑,最终以0.05%的微涨平淡收官。而8月31日上市的“粽子第一股”五芳斋却在食品饮料概念股的涨跌榜上风头不减,以5.44元的涨值位居第一,9月2日的收盘价来到59.80元/股,对比发行价34.32元,涨幅约74.2%,公司总市值达60.24亿元。
近日,乐山一个卖粽子的老爷爷在网络意外走红,得到众多网友关注。老爷爷卖粽子三十多年,但无论物价怎么变化,过去十多年来,他的粽子始终只卖五毛钱一个,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粽子爷爷”。前两天,记者在苏稽古镇苏怀路口见到了“粽子爷爷”,他正戴着斗篷,推着三轮车,熟练地为顾客剥粽子。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霁月端午前夕,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马鞍东路人声鼎沸,一派繁忙景象。梧桐树下,粽子工们围坐在盛满糯米的塑料盆旁忙碌。展叶、填料、包裹、绕线,只需12秒,一个个有棱有角的手工肉粽就包好了。
新华社成都6月8日电(记者张海磊、袁秋岳)拿两匹粽叶挽成圆锥形,抓一把糯米,扯一段棉线,缠几圈绑好,十几秒钟一个粽子制作完成。今年以来,已经有将近10万个粽子从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马鞍东路的“马婆婆手工鲜粽”卖出去。这是一年中“马婆婆手工鲜粽”最忙的时候。
北大街上的“树林江米粽子”是不少“80后”的记忆,三十多年来,梁老伯一边卖粽子,一边照顾患病的儿子梁树林热情招呼着络绎不绝的顾客。□记者 郭雯 王小彤 文/图 一口普通的大锅里装满拳头大小的粽子,粽子的清香吸引了不少市民。“来一个豆沙的。
说到端午买粽子的首选地,相信成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四个字一定是:马鞍东路。这条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全长不过2公里的老街,每到端午节前便会摇身变为“粽子一条街”,车水马龙,火爆开卖。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马鞍东路上大大小小一百多家的粽子店很多都是以“婆婆”命名。
朱跃章在精心检查刚出炉的粽子。黄祥 摄冷却后的“伍荣昌”粽子,即将进行真空包装。黄祥 摄海南定安伍荣昌实业有限公司粽子生产流水线。黄祥 摄美食传承着文化,浸润着历史的气息,品味一道古老的菜肴,仿佛品味一段逝去的岁月。
浓浓粽香情,暖暖沁人心。在秦都区马庄街道有这么一家人,几十年来四代人接力传承包粽子的老手艺,时代变迁,不变的用粽子的口味延续着家族传承。视频链接:独乐乐不如“粽”乐乐,这个假期一起包粽子吧!李二跃是李记粽子的第四代传承人,其父亲过世后,传承李家粽子技艺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
临近端午节,成都金牛区马鞍路每天人声鼎沸,每个粽子店铺生意都十分火爆。5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成都“粽子一条街”,这里20多家粽子铺从5月8日起就陆续大批量包粽子,有店家表示,这几天生意还不错,平均每天都会包几千个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