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偶然的机遇,拜读了钱志亮老师的著作一发不可收拾,自己的孩子深深受益不说,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的父母是多么的需要学习和成长。最近有幸拜访了钱志亮老师,深入的交流醍醐灌顶,钱老师的专业的学识,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让人钦佩和感动。就跟钱老师聊天中谈到的关于剖腹产问题,写点东西。
我是在预产期当天住进医院的,先是半夜在家自己感觉到宫缩,大概十分钟左右一次,刚开始没有叫醒家里人,因为提前做过功课,知道十分钟左右一次离生还有段时间呢,所以心里比较有谱,但是知道当天肯定是要去医院了,早上五点多起来洗了个头发,这个时候才告诉家人是要生了,住进医院当天没生,一直是不太规律的宫缩,直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多,自己感觉破水了,就叫来了医生,然后就被推进了待产室,打了催产针,我是属于开指开的特别慢的,四个多小时才开了两指,等开了两指以后就去打了无痛,无痛真的是跟个人体质有关,我打完以后确实感觉宫缩的疼痛好一些了,但是也很疼,只能说是不用喊出来的那种能忍,不像有的人打完无痛还能睡大觉,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开指过程,因为打了无痛的原因,监护的时候有的宫缩仪器监测到了,但是我没有感觉,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才开到了十指,期间医生也跟我沟通过建议剖腹产,因为我发烧了,温度不高,37.5左右,我说已经坚持到这会儿了,我想再坚持坚持,后来一直生不出来,可能是打了无痛的原因,每当宫缩来的时候我使不上力气,再后来发烧温度升高了,宝宝胎心也不太好,医生跟我和老公商量,最后决定进行剖腹产手术,虽然打了麻药,但是手术过程中疼痛还是能感觉到的,尤其在最后缝针的时候,能感觉到医生缝合时用力的拉扯肚子的感觉,孩子出生后因为感染了新生儿肺炎先住进了儿科病房,疫情期间只有老公一个人陪床,还记得当体验完排恶露的感觉我问护士这就排完恶露了?
#剖腹产##孕产#育儿无难事,只要肯学习。这里是九妹麻麻聊育儿~上周的某一天,一大早,老母亲就给我连续发了11条语音,吓得我连忙点开听,以为家里发生了啥事儿。老母亲的语音一听,不是家里有啥事儿,我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剖腹产的孩子比经过妈妈阴道娩出的婴儿,在5岁前因严重的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住院的比例高。这个研究是由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妇产科医生拉尔斯·佩德森教授领导的团队作出的。共收集了自澳大利亚,丹麦,英国和苏格兰的720万例分娩数据。这其中有接近四分之一剖腹产。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啦,顺还是刨可以结合产检情况,如果孕期没有什么并发症,孩子不大的情况下,顺产肯定优于剖腹产的,而且可以打无痛,无论顺还是刨生完之后子宫收缩都会有宫缩痛,带着伤口的子宫收缩起来肯定会更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