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72年12月正式作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决策,是基于当时我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迫切需要,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并从对内政策延伸到对外政策,对于遏制大规模侵略战争、推进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有担当的和平形象,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20世纪70年代是影响深远的一句战略名言,出自毛泽东之口。1973年11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青年团协议会访华团时,曾明确地告诉客人: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口号, 叫做 “深挖洞, 广积粮,不称霸”, 这里就有个粮食问题。
【背景】这是1972年,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口号,使此前推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更加具体化,并从对内政策延伸到对外政策,对于遏制大规模侵略战争、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疫情两年半了,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疫情,因为所在小区整体隔离,感受就很直观和复杂了,尤其是看到很多“深挖洞、广积粮”的教学级别的囤粮贴,不禁想到:我们似乎承平太久,忘记了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时代。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三线建设缘起于1964年,至1980年基本结束,历时三个五年计划,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目标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它的建设实施在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进程中都是罕见的伟大壮举。
在一个火车站旁边看到一个上世纪60年挖的防空洞,后来不用了,那里面成了流浪汉的天下,发生了几起刑事治安案件,最后用水泥浆将洞口堵死了。据说保留防空洞,是有备无患,一旦有了战争,可以重打开防空洞,躲避空袭。可老式防空洞,能抵挡现代战机的轰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