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院表演传统例戏《六国大封相》。《六国大封相》大约在170年前就上演,寓意团结和庆祝,演出时要求戏班角色行当齐全、阵容鼎盛,它除了具有仪式感,还展现整个戏班的阵容及行头。 传统例戏《天姬送子》中的反宫装。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广州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中新社广州11月30日电 (张璐)第九届羊城粤剧节(以下简称“粤剧节”)30日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圆满落幕。本届粤剧节以《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竣工庆典和“剧目卷”首发式演出作为闭幕演出,近200名粤港澳及海外粤剧艺术家,包括17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同台献艺。
12月7日,“书中有戏——《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剧目卷’赏析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为该丛书的推广活动完美收官。活动现场,《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编撰团队分享了丛书编撰的过程和特点,粤剧名家精彩表演了粤剧唱腔和南派武技,让读者大开眼界。
12月7日,“书中有戏——《粤剧表演艺术大全》‘剧目卷’赏析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编辑团队对广大读者进行推介分享,并结合现场表演,深入讲解粤剧历史、艺术特色及编纂背后的故事。
历经八年的艰苦努力,凝聚着当代粤剧同仁心血的《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五卷)于2024年11月圆满竣工。它的成功编撰与出版,展现了当代粤剧人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标志着粤剧成为全国348个剧种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呈现本剧种表演艺术体系的地方剧种。
12月1日,《粤剧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东方宾馆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编委会、广东粤剧促进会协办。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1月30日、31日,“粤韵春晖 金蛇贺岁——广州粤剧院2025年新春专场演出”将在江南大戏院上演。届时,广州粤剧团将带来两部经典古装大戏,既有轻喜剧风格的《闹严府》,又有以情动人的《紫钗记》,满足市民“行花街,睇大戏”的传统春节愿望。
2024年是粤剧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五周年,记者获悉,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携手广东粤剧院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粤剧传承与发展活动暨粤剧南派武打技艺展演”将于12月16日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许卓晶图/主办方提供近日,“全球微粤曲大赛第四届作品创作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作品创作赛”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粤剧曲艺界众多名伶名家现场倾情演绎微粤曲十大金曲新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传递粤韵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