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前军事分析师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向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五角大楼机密文件。这份撰写于1966年的美军研究报告显示,在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战役开始后,美国军方高层曾考虑过中国大陆发动“核打击”。
前言:2020年8月,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查尔斯理查德上将在军方高层视频会议上称:“美国不能等着在使用常规冲突开始后才开始考虑核威慑,不应该让美国的对手认为自己会获胜,只要战争爆发,美军就随时先发制人,主动使用核武器,从而不给对手打赢美军的机会。
抗美援朝期间:核战演习恐吓中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侵朝美军连胜的战局开始改变。、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后,拖延3年多的抗美援朝暂时划上了句号。虽然美国最终没有对中国采取核攻击,但美国对中国的核威慑却没有因为停战而停止。
2008年4月,美国国家档案馆,揭密了10几份冷战期间的绝密文件。其中一份名为《五次国际危机中的美国空军》的文件中,披露了这样一个信息:“8月中旬,战略空军指挥部命令关岛的5架B-47轰炸机处于警戒状态,为前往厦门附近执行核攻击做准备。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多家外媒消息,当事者家人在一份声明中宣布,知名泄密者、反战活动家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当地时间周五(16日)在加州家中去世,终年92岁。
如果说,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是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从而促进了二战的尽快结束,避免了更多无辜生命的牺牲和物资损失,似乎没有更多的疑义的话,但此后,美国自恃核优势,将核威胁与核遏制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冷战时代最大的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