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老成都,人们不由得提起成都西门上的画家吴一峰,提起那个有腊梅、兰花的草堂。吴一峰先生毕生追求"以古人笔墨写现实山川"的创作理念,常年游历,写生创作,画风写实,是20世纪以“写生”探索山水画变革富有成果的画家。
5月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竹木葱茏、古朴宁静,作为全国现存纪念杜甫祠堂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知名度最高的一处文化圣地,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寻访、参观。今年4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名单,成为传播廉洁文化的重要平台。
杜少陵祠,又称杜公祠、杜甫草堂,坐落于甘肃陇南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是一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属甘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讲座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 杨涛“杜甫觉得成都是‘信美’之地,就考虑在这里长期定居,首要的事情就是营建草堂。”仲夏的成都暑气逼人,但走入位于浣花溪畔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仰止堂内,却能邂逅一丝来自诗歌的清凉。在这里,穿越回了一千多年前,杜甫刚来到蜀地的那个时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代诗人杜甫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成为知名文化胜地。成都的杜甫草堂,寻的是诗,看的是史,谒的是圣。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四个“湘西草堂”船山作为一介布衣,热爱乡土,重视亲情友情,与底层劳动人民同气连心,主要表现在他隐居曲兰时期,在此,他们家至少建有四个草堂。如果一一全部修复,实在可谓打造中国古代罕见的草堂文化圈之大手笔。
点上面的“陇南日报”就可以订阅哦!时光荏苒,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乡愁》栏目已经陪伴大家度过了忙碌而又短暂的2015年,站在新的开端,展望2016年,小编依然将与大家如期相约。话不多说,今天,小编要带大家去的是一个山清水秀,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地方——成县城关镇龙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