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6日,沈浩外派到小岗村任党委书记。根据组织部门安排,安徽省财政厅副处长沈浩,拟在小岗村任党委书记,外派锻炼三年。据《沈浩日记》2004年8月29日记载:小岗村还剩12名“大包干”带头人中,有10人是支持沈浩的。村民们说不让沈浩走,假如走,到合肥还要把沈浩请回来。
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和事件以其独特的方式,刻印在时代的记忆里。沈浩,这位财政厅下派的年轻干部,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小岗村乃至整个中国农村的改革之路,书写了一段不可磨灭的篇章。然而,沈浩之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次对农村发展模式和道德底线的深刻拷问。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今年5月,安徽省检察院组织全省三级检察院120余名干警开展党史故事音频分享活动。本期推出第四集,由滁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德文讲述《沈浩:小岗村第一书记》。
农业的出路是合作还是单干,小岗村最有话语权,沈浩最有话语权。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有个小岗村,1979年小岗村的名称是小岗生产队,生产队18名社员夜幕下开会,目的是闹单干,结果18社员如愿以赏,小岗村解体,社员分田单干了,18参加开会的社员一夜间成了英雄。
来源:2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姜刚 水金辰回首改革伟大历程,从“40后”到“60 后”,再到“70 后”“80 后”“ 90 后”………一代代新华社记者来到小岗,用脚步丈量发展变迁,感悟这里的喜与忧,早已与小岗结下不解之缘十次难忘采访,十次发展变迁。
《第一书记》是由陈国星执导,杨立新、徐帆、何冰等人主演的一部主旋律影片。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使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有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一、坚持走集体道路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周家庄乡(人民公社)。这是我们国家唯一的整建制走集体道路的人民公社,公社下辖10个生产队。二、坚持走集体道路的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永隆镇红林村。三、坚持走集体道路的黑龙江省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镇兴十四村。这个村是有特色的移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