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同时兼职9家单位月平均工资3万元,女子职业骗薪被判刑。据报道,在应届毕业生们正为就业焦头烂额,有一伙人却打起了“职业骗薪”的主意。虚构名校背景还编造从业经历,近日上海浦东法院就对其中一名被告人作出了宣判。
光明网讯(记者 孙满桃)为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3月14日发布6个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其中,案例六为郑某顺等诈骗案,被告人为“职业闭店人”,被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中消协9月9日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早教、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近来,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职业闭店人受到关注,什么是职业闭店人?职业闭店人又面临哪些法律风险?何谓职业闭店人?今年3月,#央视曝光职业闭店人#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自称有大厂工作经验和优质客户的“完美应聘者”,入职3个月业绩却为零?近日,上海警方侦破了全市首例“套路应聘”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有针对性地伪造简历应聘,入职后却消极怠工甚至在多个企业同时就职,以此套路骗取用人单位工资底薪。
资料图。图/IC photo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同时在多个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但这些职业骗薪人从不上班,只在多家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
近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同时在多个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但这些职业骗薪人从不上班,却在多家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警方公布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有108名骗薪者被抓获,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
摘要:只为领取试用期的基本工资,他们图的是什么呢?有那么一群上班族,他们开着豪车,每天在不同的办公楼间穿梭,却只为领取试用期的基本工资,他们图的是什么呢?工资发了20多万业绩却没兑现沈总是上海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板,今年,公司投资一个新项目,需要招聘一批销售。
2022年底一家小型金融公司的报案让一个职业骗薪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他们个个堪称“时间管理大师”靠着伪造的“完美履历”在同一时间段内入职多家公司专门骗取底薪致使数百家企业掉入“骗薪杀猪盘”2023年10月起,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以诈骗罪陆续对这起职业骗薪系列案中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
(图源:看看新闻)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特大团伙职业骗薪诈骗案。4月11日,记者从浦东新区检察院获悉,3月26日,法院对被告人陶某某(职业骗薪团伙成员)诈骗案公开开庭审理。
来源:【中安在线】最多同时兼职9家单位,月平均工资3万元……近日,上海浦东法院对一名“职业骗薪”者作出了宣判。当事人陶某曾从事金融行业,自2020年11月至案发,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提供虚假的学历证书、工作简历等入职材料,谎称掌握大量高净值客户资源,诱使多家中小企业招聘她入职。
□ 胡印斌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同时在多家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但他们从不上班,只在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警方披露,有108名骗薪者被抓获,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近期,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特大团伙职业骗薪诈骗案,法院对被告人陶某某(职业骗薪团伙成员)诈骗案公开开庭审理。在过去的几年间,该团伙肆无忌惮地瞄准沪上众多中小企业疯狂实施诈骗,让被害企业不堪其扰,有的企业甚至因此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