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法馆一样,全面升级后的绘画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也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由唐代孙位《高逸图卷》领衔,囊括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珍品。
澎湃新闻今天从上博获悉,11月13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的最后两部——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也是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
目前,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已步入尾声,即将于11月底前实现全面建成开放。由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书法馆、绘画馆等展厅将成为最后一批与观众见面的展馆。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
四位高士坐在一面方毯上,每人身边立着一名童子。他们身穿宽阔的袍服,或手执麈尾,或端着酒杯,或拄着如意,或两手抱膝。前朝风度与本朝文化交融,展开了一段名士传奇的想象。根据人物群像的范式,容易推断,他们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团体——竹林七贤的成员。画中四贤如何区分?
“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已步入尾声,即将于11月底前实现全面建成开放。由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书法馆、绘画馆等展厅将成为最后一批与观众见面的展馆。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了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
中新社上海1月4日电 题:《高逸图卷》如何以“竹林七贤”传神“魏晋风度”?——专访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中新社记者 樊中华 王笈2024年底,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全新开放,不少国宝级书画集中亮相。
澎湃艺术获悉,11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海上书画馆等将正式向公众开放。上博拿出大量“压箱底”镇馆之宝,包括唐代孙位《高逸图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
“没想到隔了二十多年,还能再看到这件国宝。”今天上午12时许,排队等候欣赏唐代画家孙位《高逸图》的陈先生回忆起当年参观“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场景,“那时候大家也是这样排队挪动。”今天上午,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以及特型馆、海上书画馆面向公众开放。
禁止出境的唐代孙位《高逸图》卷、开宗立派的五代徐熙《雪竹图》轴、元四家倪瓒的代表作《六君子图》轴、总长达18米的清代画家王翚《重江叠嶂图》卷、八大山人朱耷的《鱼鸭图》卷……今天下午,记者来到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最后布展调试的上博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上百件珍贵展品已悉数到位,其中不乏国
作为上海文化新地标之一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即将迎来全面开放。按照年初公布的计划,上博东馆开放将分为“三部曲”,如今已开放了80%。而书法馆、绘画馆等展厅因古代书画类文物十分脆弱,对展陈环境极为敏感,调试布展时间较长,将成为最后开放的展厅。
作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的最后一个节点,经过全面升级的书法馆和绘画馆预计于11月底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上博东馆绘画馆©王凯昨日,记者前往布展中的绘画馆探访。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博物馆中唯一呈现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馆。
新新新!12月东馆节假日活动关键词解锁新场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与中国历代书法馆“乔迁新居”在东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新展品——书画馆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共315件(196套)作品,超70%的展品为首次展出,其中一级品更是多达137件!
03:22探访上博东馆书法馆。(03:22)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博物馆中,少有的中国古代书画通史常设展。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筹建和逐步开放,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的上博(东馆)书法馆预计于下月初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