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眼下,西瓜、枇杷、桃子都进入了成熟期,如何让“小水果”成为农民的“致富果”,带动一方经济发展?一方面,农户在不断引进优良新品种,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各地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天眼新闻 正值盛夏,思南县邵家桥镇珠池坝村的百亩葡萄园迎来了丰收的好日子。葡萄园里,一串串圆润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采摘工人们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挎着篮子,轻巧地摘下每一串,篮筐中的葡萄仿佛盛满了夏日的甜蜜与希望。
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有一片被阳光亲吻、雨露滋润的沃土——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这里不仅是香气四溢的果园,更是电商崛起的福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老果农的智慧与新青年的激情交织碰撞,共同书写出一段关于水果与电商的生动篇章。
每年4至10月是泰国榴莲的产季。果农摘下果实、运入仓库,几天后将出现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市场上。果园和仓库,是泰国KF国际冷链运输公司负责人迪腊·吉希吞在榴莲成熟期经常需要往返的地方。他说,中国是泰国榴莲重要的市场,所以对待每一颗榴莲,他都特别认真。
原标题:果香四溢话丰收 鲜果产业显活力肖聪聪 闫芳馨金秋十月,硕果满枝,神州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甘肃陇南苹果渐次成熟,映红乡村振兴路;湖南泸溪柿子喜迎丰收,铺就致富“黄金路”……各地竞相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村民的钱袋子日渐鼓起来,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甘肃平凉市静宁县一果园内,果农在采摘苹果。经济日报记者 赵 梅摄走进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乡间弥漫着浓浓的苹果香。从上世纪80年代起零星栽植探索起步到政府引导、示范推广,再到规模化扩张、产业化经营及转型升级,历经40年的发展,静宁苹果种植逐步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秋,以它独有的笔触,在广袤的大地上缓缓勾勒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在这秋日的私语中,水果的丰收,无疑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章。晨曦微露,但空气中已悄然弥漫起一股清新而又略带甜意的果香。这是秋天独有的味道,它不急不躁,却足以唤醒每一个沉睡的味蕾,预示着丰收的序曲即将奏响。
桃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夏季果品。但在宿迁泗阳一处家庭农场,脆甜的秋桃反季节上市,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也鼓了种植户的腰包。 农场主薛家聪说:“我们今年这个秋桃种有60来亩,大概一亩地能有2000斤左右的产量。
日前,枣阳市刘升镇3000亩黄桃逐渐成熟,迎来采摘期。在刘升镇南街黄桃收购点,工人们正将果香四溢的黄桃分拣装箱。“每年的五月底到八月初是黄桃丰产期,为了保证黄桃的新鲜,从采摘到送货必须在3天内完成”,工作人员介绍道。
翠绿的枝叶间,一颗颗蓝莓如宝石般点缀,果香四溢,沁人心脾。又到了蓝莓成熟的季节,麻涌的创艺生态园和蓝莓星球等园区迎来丰收的喜悦。蓝莓挂满枝头,预计亩产可达800至2000多斤,这些小小的蓝莓果,正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4月1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的第4天。海南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的甘肃展馆里,甘谷辣椒、安多牦牛肉、兰州牛肉面、花牛苹果汁、兰州热果梨、藜麦挂面、橄榄菜等特色“甘味”,成了大家争相品尝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