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年洛阳风起,那风穿过古道,穿过石桥,穿过了尚未有牡丹盛放的亭台楼阁。最终流连于那茫茫芒山,拂过了八百诸侯的冰冷甲胄。他们在这茫茫群山中歃血为盟,也首次为这山峦打下了属于王侯的烙印。只是那年的神都,还被称为西毫。
《中国人的大局观》作家穆涛长期沉潜于典籍阅读,从《史记》《汉书》入手,上读先秦典籍,下读唐宋、明清文献,经、史、子、集四部无遗。读原典,从典籍中汲取养分,抒写散文;把自己由一个编辑、作家读成了“汉代的经生”。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山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 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轩辕本纪》有神兽白泽的故事:“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
《易经·系辞》中有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台湾易学大师邵伟华先生在《周易与预测学》中提到:“两仪生四象,是阴阳相重,阴阳交合而至,两个阳爻相重为太阳,两个阴爻相重为太阴,阳爻与阴爻相重为少阴,阴爻与阳爻相重为少阳。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分阳仪和阴仪两种,表达阳仪和阴仪的图形有很多种,上图是有代表性的两种,如图:《楚词》言“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浑天家言“天包地如卵里黄”,则天有九重,地为浑圆,古人已言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