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会议24日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据悉,近年来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400多个,成为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一大亮点因素。下一步,福州市将推动更多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并加强噪声管控等,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你听说过公园绿地共享草坪吗?4月29日,记者从福州市园林中心获悉,福州全市范围内将试点37个公园共享草坪区,根据每个点位的具体要求,市民可以在该区域内进行运动健身、休闲游憩、搭设帐篷等活动,和自然零距离接触。
早晚时分,在福州各处公园和绿道,随处可见健身、纳凉的市民。“出门入园、推窗见绿”已是市民的生活常态。数据显示,福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从1990年的3.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4.98平方米。随着公园绿地面积的增加,管理者们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管理难题?如何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旗山湖公园共享草坪。35处草坪开放共享 家门口“享绿”好惬意到福州22个公园,市民可露营等在公园草坪上,支一顶帐篷、摆两盘美食、邀三五好友……时下,随着“公园20分钟效应”流行,走进公园放松心情,成为当代年轻人亲近自然的“标配”。
2021年,福州在山边、水边、路边及社区周边建设提升小公园近200座,并新建完成了三江口生态公园、晋安湖公园、旗山湖公园、龙江两岸绿化提升、石竹山景区林相改造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目前全市大小公园总数超过1450座。
【来源:福州晚报】24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福州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记者从中获悉,全市近年来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400多个,成为福州市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一大亮点因素。
【来源:福州日报】近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据悉,近年来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400多个,成为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一大亮点因素。
闻花香,听鸟鸣,赏绿意。适逢春末,在榕城的大小公园里,不少草坪上都“长满了人”。与之相应的,是一种名为“公园20分钟效应”的放松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在“千园之城”福州,工作地附近、家门口的绿地与公园,也渐渐成为都市繁忙生活的“快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