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其中思想内容较为沉重,一般都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抒写的对象,诗人往往是登上名胜古迹之地登高望远,有感而发,借历史典故等史实来感慨兴亡衰败、寄托哀思之情、托古讽今等方式咏叹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清八大家,又称明清古文八大家:明代刘基、归有光、王世贞,清代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是钱仲联于2001年出版的《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中提出的新概念,意在继承唐宋八大家,用八位散文家代表该两朝的文学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初唐四杰”都是谁?大李杜和小李杜,能否分清?为什么说败北而不说“败南”?……为大家整理了25个必备文化常识,一起来温习吧。耳熟能详,更要知其所以然01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五福临门”指哪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最早出自于《尚书》。
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经过十几位学者一年半的编修,《全唐诗》成功问世。《全唐诗》是一本唐诗汇总选集,其中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二百余人,收录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在两千多名诗人当中,要选出十位最杰出的诗人,你会选谁呢?
西安碑林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其诗英发俊爽,卓尔不凡,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是中晚唐时期不可多得的大文豪。
来源:【扬州发布】编者按3月2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杜牧篇”,主持人撒贝宁联袂作家、文学博士潘向黎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谷曙光组成探访团,一起跨越千年,寻访杜牧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