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荣誉感、使命感,不断提振官兵投身军旅、爱岗敬业精神状态,7月27日,四川省遂宁军分区结合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和“四珍”“四创”系列活动,组织机关全体人员赴蓬溪县旷继勋纪念馆和“四川红军第一村”牛角沟起义点参观见学。“向旷继勋先烈雕像敬礼!
谈及四川中国工农红军的中国形象,马上让人想到的,当然是旷继勋。一尚在少年的黄家人侥幸逃脱,从此隐姓埋名,单传八代后,到了第九代子嗣重新兴旺,改姓邝、旷、圹,繁体字的三个姓里面都有个黄,意在子孙不要忘了本姓,还要安分守己,以免惹祸。
编者按:号角声声,催人奋进。在四川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吹响四川新一轮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的号角后,全省各地老同志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优势,笃定前行,或为红军村赓续红色基因添砖加瓦,或通过写作和宣讲传承红色经典,或奔走在内江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他们绘就的画卷散发出耀眼光芒。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讲诉人:遂宁市蓬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侯建松“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项目文化总顾问 王益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牛角沟地处遂宁市蓬溪县、船山区两地交界处,距离蓬溪县城和遂宁市区都是25公里,因山沟形状像牛角而得名,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起源地。
抗日战争中,胡炳云随115师343旅685团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并在激战中从副营长升任营长指挥战斗,后来685团挺进山东、江苏,发展壮大,胡炳云又在新四军3师当团长、副旅长,获得了“胡老大”的外号,周边伪军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碰上胡老大”的说法。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为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4月11日,遂宁市以“缅怀英烈功绩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我为英烈植棵树”系列活动,在四川红军第一村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开展。来自船山区人民检察院部分党员、检察干警等共50余人参加活动。
2022年的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欢声笑语的日子,我却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来到了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的金龙乡梨树沟村,这个小山村,静谧安详,仿佛与世无争,这里却走出了 一位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何超群。
《川流》是由韦大军原创编剧执导的电视连续剧讲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群热血青年根植于四川古城文化厚土,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义无反顾弃笔从戎,投身疆场,勇毅机智地对敌斗争,历经跌宕曲折,为和平解放贡献出青春生命的故事。
“从来壮烈不偷生,许党为民万事轻。百战身经尝考验,念年冰蘖励忠贞”一首诗道出罗世文的坚定不移,为党奉献的决心。罗世文清明时节,祭奠先烈。今天,威小妹晨熙、殷雨带大家走进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重温罗世文烈士光辉战斗的一生。▲致敬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