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健康报】河南日报记者 李晓敏 李倩中原纳米酶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10月,由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牵头,整合河南农业大学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建设纳米酶世界领先的基础理论研究平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科技
从烟台高新区获悉,7月25日,烟台药物研究所与烟台毓璜顶医院共建纳米药物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毓璜顶医院举行。毓璜顶医院院长宋西成,烟台药物所所长李亚平出席签约仪式。仪式上,李亚平和宋西成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纳米有多小?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5万纳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传统的研究与制造技术在面向纳米材料与器件的时候遇到极大挑战,必须有一种变革性的技术路线来满足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制造。
□本报记者 李倩郑州航空港区省医学科学院医研园,一座双曲线“环抱式”的建筑格外醒目。7月12日,中原纳米酶实验室正式启用。在省医学科学院重建揭牌一周年之际,这所实验室迈向新起点,并将带领我省纳米酶产业开道领跑,为科技创新聚力赋能。去年10月15日,中原纳米酶实验室揭牌成立。
【知识·军旅·人生】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泽锋整天对着肉眼看不见的领域做研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李威来说,那是一个令他痴迷沉醉的世界。纳米,是相当于0.000001毫米的度量单位。1个纳米,比单个细菌仍小数倍。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四方共建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以“致力纳米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为宗旨,定位于纳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在相关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研究。
通过赋权试点改革等重要举措“架桥铺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如何让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之一莫过于“古筝计划”。由纳米材料制成的细丝,厚度仅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可以在一瞬间将重达六万吨的巨轮切割为“面包片”。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八万分之一。
原标题:李威:在纳米“战场”冲锋陷阵王泽锋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1纳米等于0.000001毫米。在肉眼看不见的纳米“战场”,海军军医大学某中心纳米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威十余年冲锋陷阵,研发出一系列军事纳米医学创新技术。前不久,李威的英文专著《纳米物理药剂学》出版。
8月12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举行5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院士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与川北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杜勇共同为医院纳米科技科普馆揭牌,医院党委书记杨汉丰为专家团队的来访指导和各位领导、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双虎“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宋礼用12个字评价导师解思深先生。解思深今年11月2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研究员解思深逝世两周年纪念日。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江苏不断构建和完善实验室矩阵,已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这些实验室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机制,在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本报记者 张 晔初春的怒江,碧空如洗,日丽风清。
人民网“行进中国”辽宁调研采访团编者按:采访,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人民网“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来到老工业基地辽宁。在这里与我们相遇的,是一批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的年轻人。他们或是打造大国重器的工程师,或是机器人、芯片等新兴产业的弄潮儿,或是把老字号做出新高度的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