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校上课时,学校就已经开始招募士兵、筹备成立校军教导团,1924年11月20日成立教导一团,12月26日成立教导二团,黄埔军校老师、教官担任团、营、连级军官,黄埔1期毕业学员担任连、排级军官。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培养革命军队的新型学校,实行以“主义”建军的军校建设原则,把政治教育提高到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与革命精神,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治国安邦的军事政治人才,被称为国共两党“将帅的摇篮”。
黄埔精神的锻造离不开政治教育的开展。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任务明确且教育内容多元。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除了注重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引导学生参与具体革命实践。黄埔军校官兵在接受政治教育后,经受战场血与火的洗礼,坚定了政治信仰,锻造了黄埔精神。
作者:卢毅1924年,孙中山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结出的一大硕果。在参与创办黄埔军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始接触军事实践,为后来创建革命军队积累了初步经验。
周恩来担任第一任军法处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次东征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新举措。周恩来在东江地区复杂的环境中,与国民党左中右派共事,革新行政、组织群众、拓展各业等,特别是肃清奸商买办、惩办贪官污吏方面秉公执法。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即将毕业之时,“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于1925年2月1日宣告成立,青军会创立初期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它的主要领导人既有蒋先云,李之龙,陈庚这些公开的共产党员,也有贺衷寒等国民党员。
1924年,周恩来奉命从欧洲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7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法支部成员在法国巴黎合影。前排左四为周恩来。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为讨伐军阀陈炯明举行第一次东征。图为东江群众为东征军送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