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 应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民族器乐)展演活动从10月26日至11月3日在京举行,近500位经过专业海选从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脱颖而出的优秀民族音乐后浪汇聚中国音乐学院,共赴这场音乐盛宴。展演现场。
当中国民乐在西方舞台上演,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18日至22日,“文明遇·鉴:中国民乐江苏周”活动将在德国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和慕尼黑举行。来自江苏的众多民乐大师齐聚,为德国的观众带来多场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会。
6月20日晚,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新闻发布会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据了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世界音乐交流合作及优秀传统音乐传承发展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音乐家协会共同策划主办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
作者:马毓、高洁(分别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博士生,教授)近年来,中国民乐演出异彩纷呈。“中华情怀·民乐名家”“国乐之春”“海上生民乐”等各种音乐会、主题音乐演出,不仅在国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还走出国门。民乐“破圈”传播、热度空前,是当下音乐领域值得关注的现象。
中国民族音乐周今日在厦门开幕,3月26日-3月31日,全国200多位具有影响力的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专家学者,11所音乐学院民乐系领军人将齐聚厦门,开展音乐会、论坛、研讨会、民族音乐进校园、实践研学等16场文化艺术活动。
来源:【湖南日报】音乐会现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7日讯(通讯员 田卫鹏)11月25日晚,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承办,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蔡霞音乐工作室协办的雅韵三湘“艺进校园”——湖南原创民乐作品讲析音乐会在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厅启幕。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韩昌梅(右三)用音乐向国家大剧院青年干部讲述中国故事。 资料图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独特思维模式、审美价值取向等内容,彰显了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建交32年来,中塔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古尔博努·拉赫莫诺娃介绍,演出结束后经久不息的掌声,可以说,在这之前没有人在塔吉克斯坦演奏过这种乐器,也没有人在领导人面前演奏过,表演让人感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