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微信是我们最常使用的聊天工具,也是现今最常使用的支付工具,为了方便支付,有些朋友会开通一些免密支付的项目,自动付款,但是存在很大的账户安全隐患,如果有些项目不经常使用,还是建议大家关闭免密支付,所以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如何关闭免密支付项目,保障微信支付安全。
无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扣款……如今,不少线上平台为简化付款流程,推出免密支付和自动续费功能。享受便利的同时,一些消费者发现,免密支付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隐患,部分商家在自动续费前也未能尽到提醒义务。相比起开通时的一键操作来说,想要关闭这些服务,往往并不容易。
原标题:“免密支付”,便捷背后有安全隐患伴随这一功能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乌龙事件屡见不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
免密支付存隐患 谨防“便捷”变“踩坑”当前,我国网购用户已超9亿人,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手段让网络消费体验更加“丝滑”。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方式在简化付款流程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平台“套路”消费者的手段,暗藏诱导消费陷阱。如何避免支付“便捷”变“踩坑”?怎样才能织牢消费者权益保护网?
近日,一则微博词条#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登上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当我们进行移动支付的时候,往往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来确保支付操作的安全性,但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在支付过程中就不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了,只需点击确认就可以直接支付。
近期,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起因为事主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被盗刷的案例。骗子以购买商品为由,添加商家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后以商家收款码异常为由,指引商家在微信视频中展示支付宝收款码,让商家刷新支付宝收款码。在此操作过程中,商家支付宝付款码暴露,骗子利用免密支付趁机盗刷商家余额。
眨眼又到了购物的季节今年,剁手族又被套路了平台新“玩法”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最近都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没留神就“0元”拍下了商品。在点击确认收货按钮后,收到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才惊觉这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