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体系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新阶段,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深刻把握我国农业经营体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在认真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目标要求,形成科学可行的实施路径,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的一号文件释放出什么信号?“三农”工作如何推进?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思想精髓,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继续趟改革深水区,啃改革硬骨头,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张红宇表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乡村产业发展,要以创新为主导,在培养新理念、新手段、新从业者和新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产业优化,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从而为乡村产业提供坚实保障。
昨日,全国“三农”期刊宣传工作座谈会在都江堰市召开,总结各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做法,对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进行了交流。来自农业农村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嘉宾进行了现场参观交流。
9月25日至27日,中国农村杂志社2024年全国“三农”期刊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召开。会议指出,“三农”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党的“三农”方针政策、反映群众意愿呼声、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重大任务,是扎实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支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人均400公斤粮食占有量是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202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493公斤,又一次超过了这条安全线。而且超出了近100公斤。同时这几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也持续增长。
2024年12月21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支持、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家庭农场工作委员会承办,康盛兴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五届粮食安全战略发展大会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举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农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今年我国粮食不仅连续第21年迎来丰收,而且首次超过了1.4万亿斤。位于湖北荆门的一片农田,丰收的色彩浓郁饱满,今年这里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第一次采用6行玉米4行大豆相间种植,实现了一地双收,亩产首次超过了1200斤。
座谈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杨博为总结全国各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经验做法,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交流读刊用刊经验,9月26日至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召开全国“三农”期刊宣传工作座谈会。会上,表彰了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等12家“读刊用刊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