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在建军90周年之际,中国军队在内蒙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这就是当年举世瞩目的“朱日和阅兵”。据悉,当年“朱日和阅兵”结束后,在中印边境挑衅的印军,就立刻进行了后撤,并展开了防御态势。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最近,有网友在卫星地图上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细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中,惊现几条“街区”,并且这些“街区”几乎1:1复刻了台北市博爱特区“总统府”附近的街区,台媒甚至认为,可能连“总统府”内的地下暗道,也被复刻了下来。
朱日和的车辙■向 勇 张光轩对于已经班师回营的第78集团军某旅官兵来说,朱日和演习场上的鼓角争鸣虽已远去,然而,“回声”仍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数九寒天,风冷如刀。模拟训练中心内,数十名官兵全副武装,围坐在沙盘两侧,目光紧盯正在播放的跨区演习纪录片。
历经34个小时,行程360公里,首战登场的东部战区陆军第一集团军某装甲旅的数千名官兵和上千台装备,在朱日和草原深处完成了战场机动任务。一路上蓝军袭扰不断,恶劣天气多发,还面临着随机导调,部队组织指挥和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得到极大考验。
尤其是在规模上,此次阅兵共出动1.2万名官兵,亮相的车辆装备多达600多台,战机上百架。首先从阅兵地点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次阅兵中,除了1981年华北军事大演习阅兵之外,此次阅兵是仅有的另一次在天安门以外地区举行的阅兵。
跟随记者走进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从这里走向战场↓↓↓曾经,这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塞北小镇千余平方公里区域风沙漫卷、鲜有人烟如今,这里成为源源不断为部队输送沸腾血液的“永动心房”硝烟弥漫战车咆哮、铁翼飞旋……这是驻训季的朱日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保障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变
在那里,记者跟随陆军多支劲旅演训月余,近距离观察改革之变、练兵之变、岗位之变、官兵之变。从今天起,我们陆续刊发任务部队在草原大漠淬火成长的故事,这其中有适应转型的拔节阵痛,有探索转型的负重奔跑,也有努力转型的酣畅淋漓…
做一株扎根大漠的小草■解放军报记者 朱柏妍秋日傍晚,夕阳染红天际。远离城市与人烟的塞北大漠深处,朱日和训练基地,第81集团军某旅某连警卫排下士马浩,正同自己的战友完成一场简单却严肃的交接岗仪式。同战友交接完相关事务,马浩一直保持挺拔的身体已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