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作为中心城区的黄浦,曾是全市二级以下旧里数量最多、旧改任务最重的城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是黄浦几代人的夙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22年,黄浦在全面完成了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改造后,启动了新一轮“两旧”改造——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
民生2025年第一天,黄浦这个项目100%生效!1月1日上午9时,瞿中居委会一片欢腾,在居民们的热烈掌声中,黄浦区打浦路339弄4-5号、6-7号以及打浦路303弄27-28号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二轮签约达到100%,正式生效了。
在今天举行的黄浦区“2024年区长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活动”上,区领导透露,今年黄浦区“两旧”改造(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受益居民将超3000户,同时推动一批居民小区实现“整体焕新”。去年,黄浦区“两旧”改造让超3800户居民受益。区领导说,今年将继续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成片二级旧里改造的总体要求,在市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黄浦聚焦余留10个成片旧改项目、1.1万户居民,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任务推进,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黄浦区新闻办表示,明年将在9个街区启动美丽街区建设。目前,9个高品质美丽街区的概念设计方案已完成。黄浦对每个街区都赋予主题,有以“行走的生态科普课堂”为特色的瑞金南路美丽街区、以“百年穿越,漫步复兴”为主题的复兴中路街区、“老而长新,时光回旋”的建国中路街区…
今年,黄浦区建立了社区规划师制度,启动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编制工作,计划到2025年,“10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在全区社区得到全面推进,通过“共创治理机制、共商社区需求、共谋规划蓝图、共建社区家园、共评治理成效、共享治理成果”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基本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愿景,把黄浦打造成为人人可以全面发展、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人人可享品质生活的幸福家园。
在黄浦区从外滩万国建筑群到文庙特色老城厢都娓娓讲述着城市变迁要让这些老大楼、老街区“内外兼修”黄浦区正大力推进外滩“第二立面”改造文庙地区也将整体改造提升两三年内打造一座海派文化的“新文庙”外滩“第二立面”相比“第一立面”,许多非临江的外滩“第二立面”老大楼由于历史原因,普遍缺乏
焕新 黄浦面子靓里子挺矗立在黄浦区江西中路、汉口路上的老市府大楼,建造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具有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正是在这里升起。在过去近百年时间里,老市府大楼保持着“未完成”的形态。
近日,《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正式出台。作为指导未来五年全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将始终坚持把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放在上海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下考虑,探索具有上海特色、彰显黄浦优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路径。
定了!黄浦这一零星旧改项目,正式启动!近日,根据《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确认黄浦区149、151街坊旧城区改建项目房屋征收范围的批复》(黄府〔2024〕26号)批准,靠近苏州河、仅200多证居民的黄浦区149、151街坊,正式启动旧改征收。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