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各路枭雄横扫千秋,诸子百家争鸣,战国是历史的交汇时期,文化,制度,人文,在战国时期百花齐放。后人往往把战国时期认为是动荡残酷的,但历史的另一面,客观地发掘出来了战国时期诞生出杰出乃至影响后世的人们。
这位昔日的秦朝丞相,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政治理念,亲手推动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却也亲眼见证了秦王朝的崛起与陨落。话说公元前221年,随着秦国的大军横扫六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宣告诞生。
秦国丞相李斯可谓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这个出生楚国的河南人一开始出场只是个掌管文书的小吏,也就是现在说的基层公务员,后面跟着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他的同门师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韩非,学成之后,李斯来到秦国,一开始做了吕不韦的门客,后来成为秦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完成了从基层公务员到国务院总理的精彩蜕变。
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着污秽的东西,被狗吓得惊惊恐恐,而仓库里的老鼠吃着优良的粮食,人来也了不惊慌闪躲,发出了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是啊,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这两种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字通右,秦朝丞相,楚国上蔡(现在的河南上蔡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人称“千古一相”。作为文学家的李斯,传世的作品不多,散文现传四篇,有《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
秦帝国丞相李斯为何失败,从成功到失败,也围绕着一个仓鼠与厕鼠的理论,所谓成于仓鼠,败于厕鼠。那为何后来败于宦官赵高之手,问题就出在仓鼠理论之中,大家知道,谋改圣旨,是李斯于赵高共同完成,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赵高为了生存,如果扶苏即位,赵高也遇见了自己死亡的下场,而李斯为了权力,如果扶苏即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就会失去。
张重阳 赵天顺/文李斯(前276年一208年),字通古。战国未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史称千古一相。李斯出生在上蔡东门里,他三岁咏诗,八岁作赋,十七岁博览群书,郡、县两试,均独占鳌头。被郡守招录为上蔡郡府主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