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生活等领域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可以使塑料变得更柔软、有张力,也更易加工。但因其也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若长期过量接触、摄入,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对人体尤其是儿童生殖健康带来威胁,引发儿童性早熟等问题。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减塑捡塑”(BeatPlasticPollution)。对于塑料污染话题,疾控君想重点谈谈宝宝身边的“微塑料”隐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年幼的宝宝呢?
什么东西体积越小,本事越大?“微塑料”就是其一。微塑料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上喝杯咖啡,是用塑料杯装的;中午点个午餐,是用塑料盒装的;下午吃点零食,是用塑料袋装的……当然,人不会主动“吃”塑料,但微塑料以及比它更小的纳米塑料会通过多个途径进入人体。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在伸出发财的小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感谢观众老爷理解~~文 | 忆禾溪编辑 | 忆禾溪“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前言现在的孩子可真是幸福得很,能拥有各种各样的新奇
来源:【江西发布】近日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被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检测样品中超四分之一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部分样品增塑剂含量超过参考标准限值200倍以上长期摄入增塑剂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塑剂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
如今塑料产品随处可见,要想做到“零塑”已经很难了。尤其是塑料餐具,轻便、耐摔,更是很多家长的选择。但网络上时不时曝出的塑料产品含有“塑化剂”、会让孩子“性早熟”等新闻,又让家长们很是焦虑,塑料餐具到底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