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中没有电,就无法开亮一盏灯,听唱片,去电影院,或打电话。爱迪生崇尚科学,善于探索,孜孜不倦,他以自己众多发明──白炽灯、蜡筒留声机、碳粒话筒、油印机、荧光镜、碱性蓄电池、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等惠泽后人,一生获得了一千多个单项发明专利。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这是一个几乎无人不知的名字:托马斯·爱迪生,在课本中读过他的故事,在作文里用过他的名言。不过,你真的了解他吗?近日,传记作家埃德蒙·莫里斯的最后一部传记力作《点亮黑夜:爱迪生传》推出中文版,揭秘这位大发明家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
我们生活在一个产品层出不穷、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旧物录:85个消亡之物的故事》从旧物的角度来反观人类的社会与历史,引导我们认识到一种不同于“进步”“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的认定逻辑,帮助我们从快节奏、高强度、高密度的当代生活中抽身出来,看见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见习记者 高慧萍托马斯·爱迪生,设计、制造、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白炽灯供电照明系统并为其提供动力,点亮了世界的夜晚。一百多年来,许多人试图记录下爱迪生传奇的一生。但这些传记总是过度强调爱迪生天才的一面。
于是,人们总是喜欢谈理想,有的人在谈到理想时,总是会好高骛远,认为所谓“理想”,往往就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预设,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即便难以百分百达到自己的理想,也能够有不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