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明珠网讯(记者 戴俊) 说起护士,大家的印象恐怕就是帮人打打针、挂挂水,别的也没什么。不过,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的护士长周三连却也爱发明,她发明了一个用于计量吸氧多少的仪器。在周三连工作的急诊内科,得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比较多,经常要输氧。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当前,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正面临着患者激增以及医护人员减少等方面的巨大考验,为此,我市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策略,全力以赴加强重点人群医疗救治,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近日,出生体重只有0.9公斤的超早产儿小沐梓,终于离开住了2个多月的“一院大家庭”,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人生的第一个中秋节,迎接小沐梓的家人也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送来了锦旗,并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 通讯员 陈玲丽)3月20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通州湾院区门诊启用仪式举行,将成为服务大通州湾片区居民首选、南通领先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切实让区域市场主体、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南通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今天,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名石揭幕。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沈雷参加活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于1907年,是南通最早的西医院。116年来,市一院弘扬“仁德通江海、博医达天下”精神,将现代医疗技术、护理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带到江海大地。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严红艳:南丁格尔之花潜心造口护理 创造生命奇迹(512护士节特辑 凤凰江苏原创)她总是努力学习新的护理技术,掌握新的临床知识。她常把主语换成“护士们”,而极少提及自己。她将科室的所有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当遇到紧急抢救时,她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指挥全局。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近日,“学生边输液边做题”这一话题引发关注与热议。有网友通过某平台发布视频反映,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区设置了专门的“学习区”,提供给学生看书、写作业。有网友调侃“不愧是江苏教育看南通”,也有网友认为生病了就应该好好休息。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亲爱的战友,好久不见,你们好!”10月18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政楼会议室暖意融融,大冶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许清一行专程赶来,看望与他们夜以继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延续战疫情谊。
【来源:江海晚报】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很难被人察觉尤其是夜间及清晨时分它就像一个温暖却看不见的“杀手”悄声无息地威胁着生命近段时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10天共接诊9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快快,我家老爷子昏过去了,医生医生!
4月6日下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南通地区首例EVA-Pulsar人工心脏植入术,让1名巨大室壁瘤、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重获新生。“能够畅快呼吸的感觉真的太好了!”半年内两次在鬼门关徘徊过的李先生(化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窗外的春光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在一个高架下的十字路口,一辆渣土车撞上了载有合唱团学生的车辆。5月10日12时55分,南通市崇川区盘香路与洪江路交界口,一辆渣土车与大巴车相撞。监控摄像里,大巴车行驶在路上,一辆渣土车从右侧驶出,撞在大巴车前侧,两车一同滑向左侧。据了解,这是一辆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车辆。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最为关键、艰难的时刻医疗工作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千千万万名医护人员以生命护佑生命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一路坚守 他们让生命“不断线”血透室,一个特殊的科室365天照常运转,节假日无休透析患者,一个特殊的群体每周要到医院进行2-3次